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血液學榮譽顧問醫生指CIK療程難以100%安全

時間:2017-08-24 19:45:42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訊(記者梁康然報道)DR美容事故誤殺案於高院續審,控方傳召專家證人血液學榮譽顧問醫生梁憲孫出庭作供。他質疑CIK療程是「保健」產品說法,直指將CIK血製品再回輸人體,應屬醫療行為。他又認為即使做足細菌測試程序,也無法確保血製品100%不受細菌感染。

  現時為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養和醫院血液學榮譽顧問醫生梁憲孫表示,他在2012年10月獲邀參與本案的調查工作,至10月26日前往涉案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實驗室(APSC)巡查。事後,他確定APSC的設備達GMP(良好製造規範)認證水平,但APSC在運作程序及文件紀錄得事務上有諸多缺漏,未達GMP要求。

  辯方質疑梁憲孫從無進行過CIK療程,亦對「保健療程」認知不多。梁憲孫承認只在醫學文獻上認識CIK療程,從未親手執行過。但他對CIK療程是「保健療程」說法有保留。他指,在醫學上亦有以提升健康的「防預療程」,例如預防中風、心臟病、流感為病人提供針對性的療程。不過,坊間所謂的保健療程就「漫無目的」,從不會明確指出可預防哪一項病徵,例如只是粗疏地指可升免疫系統、預防疾病等等,沒法衡量功效。

  梁憲孫續稱,CIK療程過程需要抽取客戶血液,再輸回客戶體內,行為已明顯屬於醫療療程,並非所謂的「保健療程」。他指,就算以「保健」概念去思考,接受CIK的人都屬於健康人士,那麼安全需求就要比治病更高,不能令對人有健康風險。

  但CIK血製品在培植過程中,有高度細菌感染風險,即使微量細菌入侵血製品,細菌就會數以百萬倍地在血製品內暴增。儘管對血製品進行完備的細菌測試,但由於細菌種類繁多,沒可能所有都能偵測出來。在無法確保血製品100%不受細菌感染的情況下,他不認為CIK療程屬安全。

  血液學榮譽顧問醫生梁憲孫指,CIK療程風險大。(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