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8月4日訊(記者 李永青)特斯拉(Tesla)去年在中國營業收入突破10億美元,較2015年大升三倍。有見中國市場愈見重要,因而有意在華建廠。外電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透露,希望能在美國保持絕大部分生產,也但很明顯的希望在中國和歐洲建立超級工廠(Gigafactory),並為該地市場服務更是具有意義。分析指出,特斯拉產品在中國需求甚大,特斯拉亞太區總裁任宇翔曾表示,Model 3在中國預訂量高於美國以外的任何其他國家。由此可見,特斯拉在華設廠的可能性不斷提高。
馬斯克表示,若產品在加州進行生產後,跨越大半個地球運送顯得並不現實,尤其在產品想讓消費者可負擔的情況下。馬斯克所指的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於2014年6月在美國內達華州斯帕克斯的郊外破土動工,計劃2017年投產,2020年達到全部產能。屆時,這座工廠每年生產的鋰電池將超過2013年全球鋰電池產能的總和。據悉,特斯拉的第一家超級工廠的建造成本估算為50億美元。
在與松下和其他戰略夥伴合作下,超級電池工廠將通過規模經濟、創新性的生產方式、減少浪費和集約化製造流程來大幅降低電池生產成本,預期將生產每千瓦時 (kWh)電池組的成本降低30%,超級電池工廠還將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動力,從而實現零能耗的目標。
近年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傳聞日甚一日,外電曾報道,特斯拉正在討論在上海建廠的可行性,這將是中國第一家工廠。此舉可能會是特斯拉進軍主要市場的重要步伐。該公司發言人說:「根據之前的商討,到今年年底,我們將會有更清晰的本地化計劃。」
早在2016年1月,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正在尋找一家中國生產合作夥伴,已經與中國政府進行一系列高層會議。近兩年來,關於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消息不斷湧現,蘇州、合肥等城市都曾被預測為選址地。
全國乘用汽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假設特斯拉能夠在中國建整車廠,將省去25%的關稅。除此之外,作為新能源車的特斯拉在政策也會獲得大量的補貼,比如牌照、新能源積分等等。最後,只有國產化,特斯拉才能降低自己的成本,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