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激進派挾持溫和反對派

時間:2017-07-21 03:15:10來源:大公網

  立法會財委會最後一日會議,最終通過了教育界及家長關注的36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議案,但在僅餘的會議時間內,委員會只通過另兩項議案,有多項涉及民生的議案未能通過,留待新的立法會年度審議。

  議員被DQ事件引起反對派陣營不滿,導致反對派議員以拖延財政撥款議案作為要挾。反對派議員在財委會的行徑,是以錯誤的理據、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採取錯誤的「拉布」行為。結果得罪了廣大選民,稍後,評估政黨和議員表現的民調,應會反映這一事實。

  反對派在財委會上的策略進退失據,面臨失分的危機,相信溫和反對派亦會預計到。從教育新資源撥款投票中,有一奇怪現象,議案最終以43票贊成、三票反對、六票棄權通過撥款,當中,激進反對派議員是投反對及棄權票。

  再看DQ議員事件,被DQ的反對派議員,均屬激進反對派,「做騷」是他們獲取選票的慣用伎倆。

  從選民的狀況看,選民中總會有約10%至20%的激進分子,激進反對派目標明確,他們是要以激進手段獲得這類型選民支持。近年,香港政壇因為有個別激進反對派進入立法會,從而打破了反對派在議會內的政治生態。因為激進出位言行吸睛,溫和反對派為維持其議會內固有地位,亦以激進行為向選民表達——我是反對派,由此卻讓議會內部及反對派內部形成惡性循環——愈玩愈激,溫和反對派被激進反對派牽着走。

  教育新資源撥款投票結果,顯示出溫和與激進反對派之間,在言論與行為在投票取向上的差異。溫和反對派如何擺脫被激進反對派挾持,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蔡樹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