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劉家莉報道:立法會財委會兩度無法按原定議程審議新增36億元教育經常開支的議案,令學界非常失望和憂慮。津貼小學議會聯同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昨日發聲明,促請立法會議員盡快審批,讓該系列措施能於2017/18年度落實推行。教聯會和教評會相繼發起聯署,促請立法會議員顧念萬千師生教育福祉。
津貼小學議會聯同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聲明指出,新增教育經常開支是支持優質教育的優先措施,是教育界爭取多年的成果,亦得到教育界不同持份者普遍認同及支持,涉及幼稚園、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學生、教師以及所有持份者均能受惠。
教聯會昨發起教育界聯署行動,向立法會議員施壓,促他們盡快審議並通過新增教育撥款,務必在僅餘的會期內,集中審議有關方案並通過撥款。教聯會認為,一旦未能在休會前通過有關撥款,將造成嚴重的影響,令將會受惠的數千名中小學教師、接近四萬名報讀自資學士學位的學生,以及千名中小學資訊科技技術支援人員等失望,阻礙本港實踐優質教育。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36億元備受教育界關注,不少學校與老師口頭承諾相關變動,若議案未能盡快審議,既影響三千名老師發展,亦影響學校行政工作,教聯會聯署結果將於周三會議之前公布,向立法會議員施壓。
教評會主席何漢權表示,擔心36億教育撥款未能如期通過,會影響到學校、老師及學生的利益,認為個別議員為滿足一己私利,不惜損害教育發展,他們不能做「變色龍」,撥款不通過就斥政府,通過就邀功。
另外,自資院校恒生管理學院常務副校長方梓勳認為,撥款茲事體大,對自資院校、學生、家長,以至整個社會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