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關昊罡獲得特首夫人梁唐青儀頒發「香港十大傑出少年」
昨天是父親節,令我回想堅持十年全職帶孩子,沒想過長子(昊罡)年紀小小可兩度入選港隊,在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又可創造出助己助人,幫助讀障生記字的專利發明「觸感記字板」,更榮獲香港特區政府嘉許為「香港十大優秀青年」。
其實,剛開始全職帶孩子時,我要克服失去事業之痛和面對親友看不起「父當母職」的角色,令我偶爾感到焦慮和迷惘。回想大部分我和長子獨處的時間,我以另類方法因材施教。既然昊罡在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和天賦才能,我便在這方面順水推舟,於是全家特地搬到西貢,周圍大自然環境就是豐富的教材,有空便上山捉魚,研究野生蜥蜴出沒的路線。
准許搗蛋去做實驗
我准許兒子在家搗蛋去做實驗,他十歲時已使用高中班的顯微鏡看樹葉細胞、解剖蟑螂和閱讀大量科學書籍。家中曾養有綠鬣蜥、尖嘴鱷、食人䱽和樹蛙等,目的是提高他的學習熱忱和動機。容許兒子每事問,並給他正確的答案是十分重要的,當我不懂回答時,便會和他一起在互聯網上搜尋,令他從小就懂得資料蒐集和吸收最有趣味的知識。我就像兒子的德育老師和科創導師,帶領他要有積極的態度,完成資料搜集、設計實驗、分析數據,以至研究成果,從而提升他的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等高層次認知技巧。
除了支援,孩子更需要我們的「愛」作為動力。
小三時,幸得葉敏眉老師對昊罡的關顧和鼓勵,讓他在校內早會時站在台上為他獲獎的太陽能車向全校師生演說,增加他的自信。
家長影響兒童至深
我培育兒子的方法,恰巧正如任汝理教授(Joseph Renzulli)的資優三環理論:只要智力在中等以上,兒子在專長中投入愈多,發展的創造力愈多,他的資優才能就會愈容易地充分表現。
所以,我認為家長是影響兒童最深的榜樣,家長對子女創造力和革新精神若有期望可帶出極大的推動力。我給兒子充分時間和自由發揮去探索和遊戲,降低對兒子的學業要求,接受他「強弱並存」的特性,把優點放大並加以讚賞,使他認識自己才能,盡情發揮創意。下周一再談長子在小學四年班時怎樣遇上他的科創伯樂(黃金耀博士,新一代科創中心總監)。
fb.me/kwanpapaeric
香港模範家長關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