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房委會昨日通過,2017/18年度將編配25400伙公屋,較去年減25%。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單位減少是因為東涌迎東邨涉及工程延誤,若最終順利落成,實際的供應量將會提升。有議員擔心會進一步延長公屋輪候時間。
房委會發言人指,25400個租住公屋單位中,包括約1.1萬個新建單位及約1.43萬個翻新單位。當中18030個單位將預留給公屋申請者,佔整體逾七成。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編配額為1803個。
黃遠輝指,新落成的單位近半來自安達臣道新公屋。對於公屋數目較去年減少,他解釋,新落成單位屬於保守估算,暫無計算3500個或會延誤工程的東涌公屋單位,如最終能趕及,會納入編配計劃。
被問到落成量減少,會否進一步延長公屋輪候時間,他稱難以估計,但仍會以一般申請三年上樓為目標,但承認長策會的10年供應目標,在首五年無法達到。他又強調,房委會會積極起屋,「一個都不能少」,即使較細及成本高都會接受,短期內會寸土必爭,希望可利用未來新界東北、洪水橋、東涌填海、元朗南等大板塊土地建屋。
另外,會議又通過把按揭證券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按揭管理公司」納入安老按揭計劃,作為新增的貸款機構。黃遠輝表示,房委會未補地價資助出售單位的合資格長者業主,日後可經轉介銀行,及按揭管理公司訂立安老按揭。他說,安老按揭目前已有200宗成功申請個案,仍有800宗在進行申請中。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指,對今年度新單位僅有1.1萬個表示失望,因落成量僅及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一半多點,擔心輪候冊的等候時間或再延長。他指,東涌公屋本應在16/17年度完成,現在已是延遲再延遲,認為房署必須「睇緊」工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