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朱晉科報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表示,本港人口稠密並面對老齡化的挑戰,預計2043年人口增至822萬,2064年每十人有一人是85歲或以上,香港需有前瞻性的規劃解決空間問題,因此政府在新界提出發展古洞、粉嶺北及洪水橋等計劃。
張建宗昨日在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致辭時表示,香港人口將在未來30年繼續增長,由目前的730萬人,增至2043年的822萬人,達到人口最高峰,然後回落到2064年的781萬人。現時每6.5人有一人為65歲或以上,20年後變成每三人有一人,到2064年,每十人有一人是85歲或以上。
特區關注氣候變化議題
張建宗又說,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等,都為香港帶來機遇及經濟增長。香港作為金融、貿易中心,加上「一國兩制」的優勢下,一定能擔當起「超級聯繫人」角色。本港國際機場第三條跑道落成後,配合相應基建,航運樓擴建後,機場可增加職位一倍。至於廣深港高鐵於明年通車後,由香港到廣州的交通時間將從100分鐘降至約50分鐘,到上海只需八小時,到北京只需十小時。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張建宗強調,特區政府一直將氣候變化放在政策考慮優先位置,前年公布了「香港都市節能藍圖」,目標是透過教育、社會、經濟和規管措施,於2025年前將能源強度減少40%;今年初啟動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亦制訂了二氧化碳減排的新目標,「希望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65%-70%,這個積極的減排目標,反映我們對改善全球暖化問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