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消委會分析市面四家連鎖電器零售商提供的「電器延長保用計劃」限制多,索償程序非常繁複,機件損壞也未必可獲賠償。左為黃錦輝,右為黃鳳嫻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電器在原廠保用期過後一旦有損壞,維修費不菲,不少消費者因而選購「電器延長保用計劃」,就市面四家連鎖電器零售商提供的同類計劃,消費者委員會分析發現限制多,索償程序非常繁複,機件損壞也未必可獲賠償。消委會呼籲,消費者選購該類計劃前,應小心衡量是否切合自己所需。
先閱條款 勿只信店員
消委會去年接獲701宗涉及家電維修及保養的投訴,宗數按年增長逾20%。消委會去年「放蛇」調查,由職員以顧客身份致電15家連鎖電器店,發現其中四家包括豐澤、中原、蘇寧及張毛記,有提供延長保用計劃,但顧客需於購買計劃後才獲提供條款和細則。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指出,四家公司中,張毛記稱消費者可於五天內取消合約,並獲全額退款;中原稱不能取消;豐澤及蘇寧則無回覆查詢。她指各公司的申請索償流程同樣繁複,包括要致電零售商熱線中心說明故障情況、提交檢查報告及報價和維修單據,亦需預支維修費;相關產品因維修而造成的運輸、拆卸及安裝費,可能不獲賠償,如列出損壞原因屬不保障範圍等,不會獲保。
黃鳳嫻舉例,新款雪櫃內置製冰功能,但出現故障時,可能被界定為雪櫃的非基本功能,因而不獲賠償;又例如個別手機附有手寫筆,如手寫筆不能正常使用,但基於手機仍能正常操作,也可能不獲賠償。她提醒顧客購買計劃前,一般只聽職員口頭講解,若無機會閱讀條款細則,不應貿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