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第二屆麻雀普查日舉行在即

時間:2017-04-30 18:32:39來源:大公網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左)稱,但是身邊常見的動物數量一旦改變,更加反映生態環境惡化的嚴峻性。(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大公網4月30日訊(記者湯淩琰)麻雀的適應力十分強,克服城市中高樓大廈的環境,在「石屎森林」中覓得縫隙繁殖和養育下一代,惟普查生態環境,推廣保育信息時,麻雀極少被作為指標生物。香港觀鳥會將舉辦第二屆「麻雀普查日」,通過觀察身邊的雀鳥而留意居住地的生態環境。為減少誤差,提高普查的準確性,普查將於本月八號與七月二號分兩次舉辦。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稱,五月為麻雀繁殖的季節,惟去年普查時發現,剛出世的麻雀仔極少飛出鳥巢,統計存在誤差。諮詢外國專家后,今年於七月增加一次普查,「相信七月麻雀仔已經可以飛出鳥巢行動了」。他又指,珍稀動物如黑面琵鷺,數量變化的確可以反映生態狀況的改變,但是身邊常見的動物數量一旦改變,更加反映生態環境惡化的嚴峻性。

  「麻雀普查日」仍需招募近200名普查員,在全港十八區77條長約1公里的路線紀錄麻雀數目和行為習性,每組5人。余日東稱,希望將普查活動堅持下去,以追蹤研究香港麻雀的生存環境變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