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影視業界人士指互聯網帶來短期挑戰

時間:2017-03-16 18:28:2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3月16日訊(記者李永青)香港貿發局及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日前合辦了「電視世界2017開幕典禮暨國際論壇」。論壇今年的主題是「當影視遇上互聯網,是『商』機還是『傷』機?」,大會邀請了五位行業翹楚分享互聯網為亞洲影視行業帶來的機遇。專家強調,業界需要轉型及發展,方能全面發掘互聯網帶來的長遠機遇,惟與會人士多數同意互聯網短期內會為業界帶來挑戰,令影視公司盈利受損。影視業面臨的是「商」機還是「傷」機,終究要視乎業界如何鼓勵轉型、其速度、發展及創意。

  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谷國慶表示,互聯網是製片人的另一平台,能提供非線性內容,為業界帶來另一渠道,可爭取最大價值及提供內容給更多觀眾。谷國慶表示:「我不認為互聯網是威脅。觀眾由戲院移至線上,那裡有7.5億個付費用戶、線上串流和綜合內容。在互聯網世代裡,我認為虛擬實境、電影、電視的界線逐漸模糊。互聯網是變革的因素。我們可享受親歷其境的體驗。」

  中國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提出,互聯網令觀眾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出現一定變化,指不論是在家中或公共交通工具上觀賞內容,或是在社交媒體分享內容,均越趨普遍。為了把握趨勢變化,優秀的內容變得更加重要。王曉暉說:「短期環境相當困難,因為我們沒有盈利,但長遠我們是看到潛力的。總括來說,內容仍然是成功之本。我認為電影業會蓬勃發展,但必須專注做好內容。我們要順應趨勢製作獨特內容。」

  在討論各項挑戰時,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地域企業連合會九州連攜機構會長小早川明德簡述了影視行業可達致短期復甦,強調合作及規劃也可締造機遇,因為互聯網是由人發展的,是一部具備人性的機器。他表示:「不論結果如何也需要制定策略。整體來看,當前狀況很混沌,所以我們要注意今日的發展規律,與傳統智慧是互相違背的。我們不能用昔日的常規以適應當前的狀況,因為與互聯網相關的事情,和互聯網的影響均是難以預測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