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據媒體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參加港區人大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香港各界要把握「宗旨」、「底線」、「法治」這三大意識。他同時表示,中央對行政長官的標準更高,非普通司局長所能相比。這番話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值得各界認真思考,尤其是對當前正在進行的特首選舉有高度的指向意義。如果特首人選沒有維護基本法與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意識、沒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沒有承擔準確貫徹「一國兩制」並充分執行中央治港方針政策的意識,則不僅不可能得到選委支持,更不可能得到中央認可。
繼上周六參加港澳政協聯組會議後,張德江委員長昨日再參加港區人大代表團的小組討論。兩次會議,委員長都發表了重要講話,引起香港社會的熱烈討論。據代表團團長譚惠珠會後引述委員長會間的講話說,香港各界要準確把握三個「意識」,首先是宗旨意識,港澳要維護國家發展及安全利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此外亦要有底線與法治意識。實際上,這三大意識應當也必須成為日後管治香港的新一屆特區政府的行政長官的標準與要求。
明白「一國兩制」根本宗旨
作為特首人選,必須明白「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何在。中央政府對香港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一國兩制」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落實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問題,但根本宗旨絕不能忘。
在當前的特首選舉中,有些候選人,政綱大談落實「一國兩制」,但實際上卻與反對派陣營走在一起;為求「入閘」而不惜犧牲根本原則,將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治交易的籌碼。無視反對派及其幕後外國政治勢力的破壞企圖,無視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可能受到的侵蝕與損害。不論這樣的候選人如何辯解,但其實際上的行為卻已經向市民作了清晰的宣告,甘做反對派「代理人」,是不可能維護「一國兩制」的準確貫徹落實。
認清使命堅決維護法治
香港回歸近二十年來,「一國兩制」得到舉世公認的成功。當然,問題與挑戰也多,需要一位能準確把握形勢,能清醒認識香港特區首長根本使命的人士,去帶領廣大香港市民排除困難去開創新局面。什麼是特首的根本使命?簡單而言,就是準確貫徹、認真執行、團結各界、促進和諧。首要就是要對中央治港方針政策有準確的認識與切實的執行,試圖排除中央政府而按自己的喜惡去做,不僅不可能成功,更會嚴重損害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
張德江委員長在上周六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央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具有憲制角色,根據基本法,香港是只屬於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行政長官是雙首長:特區政府的首長、特區的首長;是雙負責:對特區負責、對中央負責。中央對行政長官有任命權,中央的任命不是「橡皮圖章」,而是實質性的任命,是體現國家主權的行為,也是中央行使對香港管治權力的具體體現,因此行政長官選舉不僅僅是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也是涉及中央實權的事,關係到「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正確實施,關係到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已經指出了特首的根本使命所在。而聯繫到過去大規模違法「佔中」以及「旺角暴亂」,特首必須堅定維護法治,維護憲法與基本法的權威,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
牢記大是大非的原則底線
委員長在當日講話中亦曾提到,行政長官地位重要,角色關鍵,不同於一般的問責官員,中央對行政長官的要求必須更高。特別是近年來,香港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突顯,政治內耗加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日益繁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問題也十分突出,這對行政長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任行政長官必須有強烈的擔當精神和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能夠得到中央的充分信任,團結香港各界人士抓住機遇,共謀發展,促進和諧。結合委員長昨日所說的「底線意識」,對行政長官的要求已經十分清晰。
今年初,張曉明主任在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曾明確指出,「一國兩制」有三條底線必須遵守。「不容許任何人從事任何形式的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的活動、不容許挑戰中央的權力和基本法的權威、不容許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顛覆活動,破壞內地的社會政治穩定。這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亦是基本原則。」
因此,未來的行政長官不僅要滿足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四大條件,更要有堅定的「底線意識」,對踩紅線的行為絕不容忍。
宗旨、底線、法治這三大意識,是行政長官人選應當具備的。然而,當前某位候選人的所作所為,無法令人相信他能滿足這些要求。尤其是在對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的左搖右擺態度,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可有可無態度,令人警惕。相信選委在三月二十六日的投票時,必定會全力支持有此三大意識、符合國家與香港根本利益的行政長官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