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林鄭:補貼市民車費 順理成章

時間:2017-03-01 03:15:07來源:大公網

圖:特首候選人林鄭表示,只要打破思維上的局限,其實政府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行政長官候選人林鄭月娥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強調,政府公帑補貼交通費已實施了數年,例如兩元乘車優惠。如果社會認同長途車費對基層是一個負擔的話,政府就需要處理。特區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利用股息幫助市民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只要打破思維上的局限,其實政府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林鄭月娥前日發布的完整政綱涵蓋各政策範疇,當中提出多項創新「貼地」的推進民生措施,包括研究運用政府每年從港鐵收取的股息,減輕基層市民長途車費的負擔。電台主持人質疑,這項倡議違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去年不能「專款專用」的講法,林鄭昨日在電台節目強調,政府協助市民有多種方法,而港鐵作為政府擁有的公司,港鐵業績好即是政府收入增加,政府運用股息幫助市民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她續說,政府一直有補貼車費,兩元乘車計劃就是例子。如果社會有強烈訴求,而她感受到強烈訴求背後有一個真正需要,政府就需要幫助。她又表示,某程度上反映了她的理財新哲學,即是在審慎理財的同時,亦要善用盈餘。如果只是爭取最大利益而市民無法分享成果,社會亦難以和諧。

開放思維 政府可做更多的事

此外,林鄭月娥在電台節目繼續解釋房屋措施,指出薪金追不上樓價是不爭的事實,但房屋問題不是魔術棒可以解決,大量開拓土地都需要時間,短中期可以做的就是釋放現有房屋單位的潛力,所以提出試驗計劃,讓25萬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在不補地價的情況下出租,而具體細節仍然要研究。

至於措施適合哪類人士,林鄭月娥表示,經過社企安排,即是租客要符合一定要求,第一類就是輪候公屋人士,第二類就是經社工轉介的人士,第三類就是租住劏房的大學生或青年。有意見認為會雙重資助業主,林鄭認為,社會着重於「益多咗人」的概念,現時最大的社會目標是盡快解決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希望社會放下這種概念,如不給予誘因,就不能達至最大公眾效益。她補充,希望能夠用開放和新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特別是現時房屋問題嚴峻,任何方法都應該嘗試。至於修改條例是否困難,她說這是政府的角色,「如果一見到困難便放棄,就不是有為、以人為本的政府。」如果取得社會廣泛支持,看不到立法會反對政府工作。

另外,林鄭又表示,自己會盡力營造有利於推動政改以及23條立法的環境,但難以訂出客觀標準,因為是不切實際,而自己盡最大努力令社會比較和諧。當政黨不再劍拔弩張,條件就成熟。她重申,自己以往是行政立法的橋樑,與「泛民」亦有溝通。假如當選的話,會以行政長官的身份繼續溝通。

至於,改組中策組,林鄭強調多年來中策組透明度不高,希望將中策組由討論性質變成行動型,統籌跨局跨部門的項目,由「黑箱」變成透明箱,提高公眾參與。她又說,改組後將會包括公務員和非公務員合約人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