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發局:港商可考慮搬廠至孟加拉

時間:2017-02-04 19:56:4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2月4日訊(記者李永青)近年內地勞工成本不斷上漲,加上愈來愈多年青人不願到工廠打工,迫使不少內地設廠的港商到中國以外地方設生產線。香港貿發局報告指出,孟加拉的勞工成本約為100至120美元,折合約780至936元,遠低於珠三角工人,且低技術至半技術工人供應充足,為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提供支持,但孟加拉基建落後,且工會相當活躍,罷工時有發生,故港商投資前應權衡利弊。

  飛達帽業是廣東省最大的帽子製造商,和珠江三角洲區域其他製造商一樣,飛達帽業近期正面對勞工成本不斷增加的問題。由於生產過程涉及大量人手製作,飛達的營運模式屬於勞力高度密集型。位於深圳的工廠,平均勞工成本已上升至每月六千元人民幣以上,對公司構成巨大的財務壓力。

  故此,飛達帽業董事總經理顏寶鈴在3年前開始考慮公司的其他出路。飛達帽業最初考慮把生產基地遷往中國內陸省份,曾經初步研究遷廠到華中其中一個地區。但該公司發現,這些地方的勞工供應同樣緊張,勞工成本因而飛漲,並非理想的遷廠之地。有見及此,顏寶鈴決定物色一個海外地點,讓公司能建立一個長遠的生產基地。在評估過亞洲多個地方的可行性後,飛達帽業最後選擇孟加拉這個南亞國家,原因是相信該國能夠持續供應低成本的勞動力。

  現時有許多香港公司於廣東設廠。孟加拉的勞工成本約為100至120美元,只相當於飛達帽業深圳工廠的勞工成本的一小部分。

  顏寶鈴接受貿發局研究部訪問時表示,多個東南亞熱門遷廠及分散生產基地的選址,包括越南及柬埔寨在內,長遠來說不能持續提供低成本勞工。她又指出,與孟加拉比較,這些國家的人口水平相對低,聘請員工或會有些問題。她認為東南亞地區可能適合處理一些外包訂單,但不符合飛達帽業建立一個長遠生產基地的要求。

  再者,顏寶鈴有信心,中國於2013年提出的重大地區性合作計劃「一帶一路」倡議,能改善孟加拉的營商環境。中國政府為孟加拉基建發展所提供的投資及協助,相信會有利於飛達帽業在孟加拉的投資。她說,由達卡到吉大港的高速公路改善工程,技術和財政資助均來自中國;當工程完成後,該公司把產品運送至港口的時間可縮減50%。

  製造商首次在一個新選定的國家開展業務時,大多先在經濟特區或出口加工區設立工廠。這些特區專為海外投資者而設,為他們提供很大的方便,例如單一窗口協助。飛達帽業卻另闢蹊徑,與一家並非設於經濟特區或出口加工區的小型本土製造商達成了商業安排。

  在2013年,經過快速的磋商及盡職調查程序後,飛達帽業與孟加拉當地一家製造商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由飛達擁有多數股權。據悉,該孟加拉夥伴擁有的生產廠房位於首都達卡外圍地區,並非在出口加工區內。由於行業經驗豐富、客戶群穩定,及財政狀況穩健,飛達帽業的遷廠計劃得以迅速完成,這亦有賴當地夥伴協助,令過程易於處理;涉及當地的問題,例如與附近鄉村磋商廢物處理及道路改善事宜,由夥伴負責處理,令顏寶鈴可專注管理工廠的生產事務。現時飛達在當地已聘請了3,200名工人,每月產量達180萬件,成為該公司重要的生產基地。

  另外,該國基建不足所造成的物流制約,需要較長時間來改善,這並非港商所能控制。對不熟悉當地慣例的外國公司來說,處理官方規例程序和政府官僚作風帶來的問題甚為困難,最好交由當地合作夥伴和顧問來應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