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西九故宮博物館爭議甚囂塵上,林鄭月娥今日將會到立法會解畫/資料圖片
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爭議未息,政府交代更多計劃細節,披露當局在2015年底開始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探討,鑒於項目特殊情況和保密要求,事先沒有任何基礎作公眾諮詢,西九管理局將於下星期一起,會展開六星期公眾諮詢。各界歡迎政府展開諮詢,專業團體支持在西九興建博物館,認為新規劃建議在環境、交通配套等方面都更有利西九文化區發展。/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曾敏捷
西九故宮博物館爭議甚囂塵上,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會到立法會就事件解畫。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就公眾參與、發展規劃、委聘建築師、營運及管理等關注一一交代詳情。
須遵保密要求
政府首次透露,當局在2015年年底開始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探討,由於外借國寶級文物受嚴格規管,長期展出故宮藏品必須取得內地當局政策支持,所以有關討論須在嚴格保密下進行,而因應西九資金短缺,政府聯絡馬會,經過數次與馬會主席、董事和行政總裁以保密方式開會後,馬會於去年十月同意捐出35億元,支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
政府強調,如果沒有中央政府支持和批准,以及馬會的捐助,無論西九管理局或特區政府都不可能獨自推展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鑒於項目的特殊情況和保密要求,管理局在簽署《合作備忘錄》前沒有任何基礎作公眾諮詢,因為《備忘錄》的正式簽署是啟動項目的先決條件。現時《備忘錄》現已簽署,西九將於一月九日起,就博物館的設計、營運、展覽及教育活動的重點方向,諮詢公眾六星期。
政府重申,放棄興建大型表演場地基於技術和商業效益考慮,即使沒有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關土地都會作其他發展。至於直接委任建築師嚴迅奇為項目設計顧問,因管理局認為應該由對西九願景及中華文化藝術有深刻了解的本地人擔任,考慮到複雜的技術要求,及設計類似博物館的經驗,經諮詢北京故宮博物院意見後,批准委任嚴迅奇,強調董事局是根據職權,依照程序作出決定。
半年內簽署合作協議
當局亦公開與故宮博物院簽訂的《合作備忘錄》,由簽署當日起生效,雙方須致力在六個月內簽署合作協議、列明詳細條款,取代備忘錄,任何一方可以在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給予六個月預先通知,可書面終止備忘錄,一旦終止,雙方不需要負上任何責任,西九將停止使用「故宮」名稱。文本又訂明,西九管理局會成立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負責管理博物館,公司成員包括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成員、行政總裁,以及由故宮博物院及特區政府提名的代表組成。
多名立法會議員歡迎諮詢。身兼西九管理局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稱,管理局已放棄興建大型表演場館計劃,若不考慮其他用途是浪費土地,希望公眾把握機會參與諮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認為,現時展開公眾諮詢做法符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