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譚鐵牛獲任命為中聯辦副主任\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吳維思報道:國務院昨日公布新人事任免安排。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譚鐵牛獲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新華社昨日報道上述國務院任命。學者出身的譚鐵牛,現年52歲,出生於湖南茶陵縣,近十多年一直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他在1984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其後獲國家教育部資助,到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先後攻讀碩士、博士,再於英國雷丁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工作。
1998年,譚鐵牛透過「百人計劃」加入中國科學院,任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後在院內擔任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合作局局長等各種不同工作,2015年升任為副院長,一直留任至現在調任中聯辦。
譚鐵牛擁有三個國家的院士名銜。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6年5月,譚鐵牛當選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他還是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譚鐵牛在中國科學院內,開闢了生物特徵人物色別、身份鑒定以及數碼多媒體數據的浮水印化處理等多項新研究方向,他接受訪問時曾表示,他的選題都是要把國家的需求、國情和發展的長遠目標結合而來,因為他是國家研究所的科學工作者。
譚鐵牛主持研製的智能輪椅曾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15周年成果展,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虹膜識別技術突破了當時由國外技術造成的壟斷局面。
英國皇家工程院在評價譚鐵牛時表示,譚鐵牛是模式識別領域國際頂尖學者,他的學術貢獻為該學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其科研成果在許多重要的領域亦得到實際工程應用。
譚鐵牛已出版編著和專著11部,在主要的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50多篇,獲准和申請發明專利50多項。其學術成就與水平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充分肯定,現為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副主席、IEEE生物色別理事會候任主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