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工聯會促推租津助輪候者

時間:2016-12-21 03:15:0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公屋輪候申請直逼30萬大關,但政府維持十年興建46萬個單位的建屋目標,工聯會關注房委會未來幾年將繼續無法兌現「三年上樓」承諾,要求當局盡快推出租金津貼,為排隊三年又合資格上樓的申請者提供租津,紓緩租樓壓力。

  工聯會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麥美娟認為,政府未達建屋目標,影響公屋輪候人士上樓,促請當局推短期措施幫助有需要人士,包括推出租金津貼,為排隊三年又合資格上樓的申請者提供租津,並推出租務管制保障劏房戶。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續指,為令租務市場健康發展,工聯會要求當局盡快重啟租務管制研究,推出新租務管制,壓抑租金升幅以令市民減輕負擔。

  郭偉強又說,政府近年加大力度覓地建屋,工聯會收到不少來自地政總署、規劃署等前線員工求助,稱因僭建、棕地事件而產生了工作量大增情況,前線人員壓力爆煲,促請相關部門增加人手,以應付未來持續覓地建屋的工作。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房委會應加大力度增建公屋,每年興建3.5萬間公屋,並訂立限期將平均輪候時間回復至三年水平。為應付基層市民需要,政府應新增中短期房屋政策,透過各種多元化的房屋供應、法例配合,讓基層市民在劏房以外有其他房屋選擇,包括善用閒置及未發展用地,例如空置校舍等,提供各類型過渡性房屋。

  公屋聯會籲盡快開發棕地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可供興建公屋的土地比去年減少,必定會令公屋輪候時間造成壓力,估計明年初政府再更新數字時,平均輪候上樓時間會由現時的4.5年進一步延長至五年。他又擔心政府的供應目標有「水分」,因為以往經驗顯示政府所講的預期土地供應難有100%保證,促請當局盡快開發棕地和閒置土地,並考慮興建臨時房屋,應付基層住屋需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