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褐斑鳳蝶 王子傑攝
對環境保育情有獨鍾的香港教育大學可持續發展系三年級學生王子傑,一年級時到嘉道理農場實習,其間對蝴蝶產生興趣,於是決定對蝴蝶深入研究,學習如何利用黃金比例拍出具景深的蝴蝶照,甚至「走堂」到大埔滘,尋找在港難得一見的「褐斑鳳蝶」。王同學近日將拍攝下來的蝴蝶照和昆蟲照結集成書,在新書發布會上派發給教大同學,一同分享他熱愛大自然的一份喜悅。 大公報記者 黃穎雅
王子傑說,他原來並不熱愛大自然,更怕到郊外旅行會遇上大雨,被蚊叮蟲咬。偶然在一年級時,他到嘉道理農場做實習生,燃起其對蝴蝶的興趣,於是開始走到郊野觀賞蝴蝶,發現蝴蝶是偽裝高手,會利用「擬態」隱藏自己的身份,避免被雀鳥吃掉。他又瀏覽蝴蝶發燒友在網上討論區分享的攝影心得,重新學習攝影技巧,由只能用手機和「傻瓜」機拍攝,逐漸變成一名專業的蝴蝶攝影師。今年三月,他在討論區看見龍友留言,「褐斑鳳蝶」將會路過香港,由於難得一見,他決定「走堂」去大埔滘,最終如願以償。
留意構圖黃金比例
龍友拍攝蝴蝶除了可攜帶專業攝影器材,但其實只要用手機再配一個手機微距鏡。王子傑介紹說,他用手機再配微距鏡拍攝「孔子皇室弄蝶」,另一張手機相「琉球橘黃蟌」,同樣拍出具專業水準的蝴蝶和昆蟲照。他提醒攝影愛好者,拍攝蝴蝶時要盡量靠近物件,以獲取較淺景深,攝影者亦要留意構圖黃金比例,選擇開揚背景。
談起蝴蝶,王子傑又為記者介紹其新出的兩部著作,《教大生態系列─蝶蝶不休》和《教大生態系列─教大夜行 兩棲動物》。教大毗鄰八仙嶺郊野公園,群山環抱,王子傑用了半年,用鏡頭記錄教大校園的珍貴蝴蝶及兩棲動物品種,並獲校方提供資助二萬元,共出版1500本圖鑑,蝴蝶圖鑑就出版了1000本,未來將陸續出版系列圖鑑,包括:《雀躍教大》、一本教市民學習如何做好生態普查的圖鑑,以及一本介紹教大昆蟲的書。他透露,教大生態園和陰風徑都是賞蝶好地方。
王子傑的指導老師、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蔣志超博士,讚揚子傑用心學習,能夠在學時出版圖鑑,體現其努力得來的成果。王子傑的好友,教大全球及環境研究四年級學生文宇轁說,與王同學一同參與田野考察,感到其做事認真,例如會找到蝴蝶在香港各區分布的原因,以及為何止會在某區出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