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研究一手資料逾十年

時間:2016-11-29 03:15:1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周怡報道:2014年,劉深率《香港大淪陷》團隊來港取景及搜集資料時,恰遇「佔中」。「對我們拍攝影響不大,但看到一批過於偏激的年輕一代,更覺得讓大家認識正確歷史的重要性。」

  在搜集與研究資料的十幾年間,劉深除了在香港各大學與圖書館尋找不多的大淪陷歷史材料外,同時還遠赴美國國家檔案館等查詢。

  開拍初期,得到友人的部分資助,但後來基本都是劉深自掏腰包應付拍攝等各項支出。「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呈現真實的歷史,它的現實意義以及珍貴的一手資料,能夠填補人們對那一部分歷史的缺失。」劉深說。

  「香港我們都跑遍了」

  劉深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同時亦是歷史文化學者、作家、音樂製作人。2012年推出首部獨立導演紀錄片作品《25個字》(25 words),獲得第45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長片、紀錄片單元銅獎,並入選2014年2月香港紅十字會首屆人道電影之夜唯一開幕影片。

  其他紀錄片作品還包括《戴貝雷帽的比爾》(Scientist in a Beret)、《尋找沙飛》(Fei Sha)等,以及專著《香港大淪陷》、《誰說深圳市是小漁村》及《戈爾荷》等。

  「香港我們都跑遍了。」劉深表示,與以往屬小故事的紀錄片不同,《香港大淪陷》是斷代史,當中許多高齡的老人家,記憶力也許有偏差,因此對這類資料和數據需要更嚴謹和負責的態度,必須反覆研究核實,例如飛機、槍支的型號,以及內容是否符合客觀事實。「畢竟我們是內地人,對香港的認識有限,所以這個過程特別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