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23日訊(記者唐曉明)新一份審計報告出爐,報告顯示,教資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會議記錄不全,多個審批項目沒有文件記錄,並且其中8名成員已經或將會連續擔任研資局成員超過6年,超過政府任期指引。
研資局掌管共二百三十億元研究基金,負責撥款予大學進行研究項目,在2015至2016學年,研資局各項資助計劃批出的撥款額為12.885億元。審計署報告指出,研資局於2013至2016學年的8個委員會中,只有3個有會議記錄,13個小組,同樣有3個有記錄。審計報告發現,19項獲審批的研究計劃,有8項沒有文件顯示研資局曾經審視或批准,這8項資助計劃中的6項計劃,並沒有文件顯示研資局曾獲提供擬批准的個別項目資料。
政府已頒布最長6年任期指引,但審計署審查了2011至2016學年委任的48名成員的任期,留意到當這些成員在目前任期屆滿時,其中8名成員已經或將會連續擔任研資局成員超過6年。
審計署建議,教育局局長應監察研資局成員的任期,以期委任及再度委任研資局成員時,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確保成員健康更替。教育局局長表示,同意審計署的建議。他補充,所有偏離6年任期指引的已知個案,全部理據充分;及教育局會繼續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確保研資局成員健康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