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政府因住宅投資者轉趨活躍而於上周加辣,根據最新印花稅署資料顯示,上月來自三項辣招的總稅收高逾33.67億元,為21個月新高,其中買家印花稅(BSD)上月稅收約10.23億元,按月急增逾1.02倍,所涉宗數多達330宗,更是自2014年9月後最多。
樓市過去兩季轉旺,不少之前稍受辣招之驚的投資者,重新入市,令政府辣招稅收又再「豬籠入水」。印花稅署數字顯示,上月三項辣招(額外印花稅SSD、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的總收入超過33.67億元,連升三個月,按月上升接近20%。
稅收升勢凌厲,主要是BSD及DSD過去數月的稅收出現「三級跳」情況。其中BSD上月稅收同樣連升三個月,上月錄約10.23億元收入,按月逾倍升幅更是自2015年1月後未見有之。
有關稅項上月涉及330宗,僅次於2014年9月的340宗,按月上升32%,平均每宗付稅超過300萬元,即平均每宗物業的成交金額超過2000萬元。
至於DSD上月稅收約達23.22億元,更是連升四個月及自2014年10月之後的新高,按月升約1.4%。所涉宗數卻下跌,錄3916宗,按月跌約9.3%。此反映上月每宗物業的成交金額高過前月。
BSD主要針對本港非永久居民或以公司名義買樓的買家,而此類熱衷買港樓者以內地人為主;DSD則是除上述兩類買家外,還針對已持有住宅物業的本地買家,該兩類稅收大增,即意味真正本地上車用家的置業機會被內地客及投資者剝奪。故促使令政府上周五出招加辣,將原本徵收DSD,劃一為樓價15%,加幅最達9倍,以阻嚇投資者購買中小型單位投資的意欲。
此外,SSD上月稅收按月升11.6%,約2254萬元,涉及60宗個案,如部分買賣個案的成交價明顯低於物業市值價,而被政府追收的稅款約3.3萬元,即收約有2260萬元。至於三項辣招稅的首10個月總收入逾190億元,較去年同期跌約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