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穿越」班 文豪一對一教寫作\甘正氣

時間:2016-11-09 03:15:29來源:大公網

  談及學習方法,不少人把向工作、生活、同事學習與向書本學習並列,本意是宣導全方位的學習、「轉益多師」,卻讓不少人有了這樣的幌子——「別看我沒讀書,我向工作、生活和同事學習了。」現實中,向工作、生活、同事學習,往往就變成了不讀書的藉口,隨之就變成了事事「墨守成規」、「隨俗從眾」和「依葫蘆畫瓢」,做人做事少了創意。

  普希金曾經說過:「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讀書,是最經濟、最便捷的學習方式,學等量的知識,讀書所花代價最小,並可全面深入了解知識。工作失誤了,生活走了彎路,於是知道那樣做不行,「吃一塹長一智」,雖然也學到了知識,但耽誤了時間,浪費了人力,敗壞了心情。向同事學習,則一方面他要肯帶徒弟,另一方面自己也要找機會「跟蹤」、觀察、請教、揣摩,要靠「跟」和「悟」,需要的精力不小,效果還不一定很明顯。

  讀書就是「隱身」串門兒

  只要會查字典,認字不多也可讀書。楊絳在《讀書苦樂》一文中說:「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

  讀書,不大受工作、生活條件的限制,也擺脫了聽演講或者拜師學藝的繁瑣,不要交納「束脩」(原意敬禮肉乾,代指學費),不必東奔西走,也毋須仰人鼻息、看人臉色,不用沐浴整裝、正襟危坐,可以用任何姿勢翻一下《十日談》,又馬上拿起《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可以看幾首《詩經》,又讀讀《純粹理性批判》,沒有誰會「爭風吃醋」,也沒有誰會責備讀者的「朝秦暮楚」。

  讀書最大的優勢,就是書本的作者多會將知識毫無保留寫出來,不厭其煩地傾囊而授,並且系統、清晰地呈現整個知識體系。如果想學習寫作,可以求教於從荷馬、希羅多德、亞里斯多德、孟子、莊子、屈原、司馬遷、劉勰到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海明威、傑克.倫敦以至魯迅、莫言、J.K.羅琳、愛麗絲.門羅等古今中外的文豪。他們的寫作經驗、人生體悟都在其作品中,向所有人在所有時間都敞開知識庫大門,只要閱讀他們的作品,不會讓人空手而歸。

  廁上讀《相對論》 大師不生氣

  如果想學習《相對論》,愛因斯坦的書也不會拒絕任何一個人,在工作的間隙、夜深人靜之時可以讀,甚至邊蹲馬桶也可以邊讀,不用擔心愛因斯坦會生氣,認為誰褻瀆了他的著作,任何時候他都從書裏向人們伸開溫暖的雙手。我們還可以在書上批註,向作者們提出種種質疑甚至批判,他們也不以為忤,更不會給人穿小鞋,他們的目的是增進我們的思考、豐富我們的識見,而不是要塑造不可打破的偶像、立下某種不可逾越的尺規。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過:「所有的好書,讀起來就如同和過去世界上最傑出的人談話,它們是已逝時代的作者,讀一次他們的書就是一次高深的探討,在這樣的探討中,他們只帶給我們最好的思想。」除了讀書,還有哪種方式能如此方便地跨越時空與無數大師欣然相會、聆聽高論、傾聽心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