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子研發精神圓太空夢

時間:2016-10-18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代表,設計「雙擺實驗」

  失重狀態下製作水膜

  翁祐中學五位就讀中六的同學都期待太空薄膜實驗結果,可進一步研發成透氣但不透水的人造皮膚和透析膜。

  勞莉欣表示,受到國家女太空人王亞平在太空向學生展示的基礎物理實驗啟發,尤其在失重環境下進行水膜實驗。蔡欣澄坦言比賽過程與不同相關專家交流,才有今天的實驗方案。

  何奕龍說,曾參加兩次「少年太空人體驗營」,但最多只能入選候補名單,藉着今次機會能圓太空夢,前往酒泉與太空人交流,甚至能夠體驗到他們的生活等。

  指導老師崔婉琪表示,學生剛與國家航天專家交流後,在樓梯處熱烈討論,每人都有自己想法,感受到他們那種執著精神,討論內容是尋求另類物料取代原先物料,「方案當中有部分物料不能帶上太空,以及實驗過程因工具轉變而有所改變」,如最初實驗含有揮發性氣味的丙酮。學生亦花上不少心思和時間查閱文獻、聯絡相關專家,最終才找到合適的物料。

  太空吃桑葉有何不同?

  榮獲亞軍的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四位就讀中六的同學均期待其太空養蠶實驗結果。黃采妍表示,用了半年時間完成實驗設計,其中兩個多月研究蠶蟲的特性和生長,對於心血能獲國家認同感到開心和興奮。王嘉寶大讚比賽過程有很多機會和國家航天專家交流,帶來難忘的體驗。

  鄧梓儀說,這次報告經過多次修訂,進行不少前期實驗,例如吃的桑葉大概多久會乾、需要吃多久,再在實驗上不斷作出緊密的修改,除令蠶蟲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更減輕太空人的工作負擔。

  宣基中學指導老師周穎熙稱,「國家航天發展快,如果有這麼高水平的專家指導學生,對香港很有益處。」香港有機會享受國家多年的航天成果,機會非常難得,「今次香港學生設計的作品,透過國家航天科技,可以將人類以外的生物帶上太空,好榮幸參與這次升空計劃。」

  推論引力是否引致不規則

  季軍作品「雙擺實驗」的設計者,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的學生,希望實驗上天後能觀察到雙擺(例如兩隻人工臂一起擺動,或受引力影響,模式呈現差異)在微重力狀態下的運動情況,與在地球上的運動情況對比,推論出引力是否導致「混沌」(不規則)運動的因素。

  學生侯柏全介紹,實驗結果可運用於設計機械臂,亦能為太空儀器修補工序提供技術支援。

  「雙擺實驗」指導老師黃洋稱,香港中學普遍只能和其他學校交流,「厲害一點」能與外國院校接觸,今次能與國家航天員合作,有份參加國家航天活動,感到非常榮幸。

  黃洋指,「如果國家繼續舉辦這類活動,將吸引更多香港學校參加,甚至會做成學界的『航天競賽』,推動創科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