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吳克儉:中史檢討老師主導

時間:2016-10-03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教育局上周公布修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資料圖片

  教育局上周公布修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圓圖)昨日強調,中史課程檢討會以老師為主導。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委員李維儉表示,香港歷史教育應歸入歷史專業討論,不應受政治太多掣肘,而新修訂課程展現香港歷史特色及與國家的互動關係。他又說,添加香港部分是考慮到近年有不少關於香港歷史的研究,此舉不應被視作政治教育。/大公報記者 黃穎雅、▉楊州/揚州▉

  教育局昨日上載《修訂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正面睇》文章,解釋是次修訂旨在解決實施舊課程的問題,包括不教文化史、略教或不教近現代史、學習內容過度沉重、課時不足等問題。而專責委員會設定「古今並重」為修訂課程原則,設計以每年50課節能完成的課程;並且貫徹課改以來每個學生必須學習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的要求,每星期有約兩課節學習相關的內容。

  吳克儉昨日出訪秘魯前會見傳媒時稱,修訂課程針對過去近20年推行中國歷史科課程時,遇到包括課程教太多古代史,與現代生活脫節,學生對現代史發展有興趣但學習不到的困難。他強調,認識自己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發展,不可只針對政治史部分,文化史和社會史都有其重要性,希望業界以專業角度,看待今次整體課程檢討,中史課程檢討以老師在這方面主導。

  讓初中生更易掌握歷史命脈

  李維儉昨日出席《城市論壇》時稱,諮詢文件建議精簡治亂興衰政治史,只是刪減冗長的細節,時代面貌仍然有保留,並加入文化課題,並有助學生了解政治史。他稱,中史課程過去內容偏重資料性,學生要背300多年的歷史,才能回答一條長問題,學生容易感到沉悶,若在古代部分加入更多趣味性、生活文化的內容,如唐代婦女史,有助提高學生興趣。他強調,精簡不代表刪減,「治亂興衰」的史實仍然重要,新修訂旨在讓初中生更易掌握歷史命脈。

  何漢權倡恢復中史獨立成科

  教評會昨日回應諮詢文件時稱,新課大幅增加文化史,形成重文化而削政治,內容只講「治世」而極少論及「衰亡」,令學生無法了解我國古代歷史治亂興衰循環的發展線索。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說,香港與內地自古以來關係密不可分,學生修讀中國歷史有助明白國家穩定、又或治亂對民生的影響,中國歷史科成為適當承擔中國歷史應有的角色和責任,建議教育局恢復中史科獨立成科的地位,以及確保學校要在每周設兩堂課,教授中國歷史。

  教評會執委黃家樑稱,建議中課程削減古代史,擔心老師將不再教授,又或輕輕帶過秦末楚漢相爭、三國鼎立、岳飛或文天祥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學生不知道他們代表的忠義和善惡關係。中史科教師麥宇翰說,中史科一直存在課時不足問題,再加入大量文化史內容,擔心課程教不完,亦照顧不到有學習差異的學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