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生稱第一次聽 用魚可試毒

時間:2016-09-26 21:21:59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9月26日訊 (記者 郭艷媚)眾所周知銀針可試毒,「水中銀」公司最近就研發出,用魚的胚胎也可測試出食品中有沒有毒,24小時即可知道結果,內分泌干擾素含量越高,魚胚胎會越光。有中四學生稱,第一次聽說這種測試方法,非常有趣,希望廣泛應用於食品監測。

  香港科技園、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及營運官趙慧盈,今日在會展主講《水中銀魚卵毒理測試技術》時表示,「水中銀」獨家首創「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驗證食品或化妝品中是否存在內分泌干擾素,激素含量越高,魚胚胎會越光,趙慧盈形容,人體若長期吸入內分泌干擾素,會引致癌症、痴肥、畸胎,甚至不孕不育。

  另外,「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則針對急性毒,被驗證能同時測試超過1000種有害物質,可以應用於食用品及環境監測等領域,能有效監測產品的整體生物毒性,趙慧盈表示,「斑馬魚」基因與人體基因有7成相似,代表在「斑馬魚」身上發病,那麼人體發病的機會會非常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