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昨晚雷雨交加,一度發出黃雨警告/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受熱帶風暴「尼伯特」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本港昨日天氣反常,天文台昨午錄得高達35.6℃,不但刷新今年最高溫紀錄,更是接近半世紀以來最熱的七月天。酷熱天氣下,近百名按動平安鐘的長者需送院。而全港各監測站,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全部錄得10級以上「爆燈」水平。受「尼伯特」相關雨帶影響,本港入夜後下起滂沱大雨,天文台昨晚一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一小時內錄得2967次閃電。/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
天文台昨午錄35.6℃
尖沙咀天文台昨日下午錄得35.6℃,是今年入夏以來最高溫紀錄,亦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七月錄得的第二高氣溫,僅次於1968年7月25日錄得的最高溫35.7℃。火辣辣的陽光下,跑馬地在全港錄得全日最高溫的37.9℃,筲箕灣、元朗公園、石崗、打鼓嶺、上水、沙田、北潭涌、黃大仙均錄得37℃以上。
煙霞鎖維港如罩薄紗
環保署表示,受「尼伯特」影響,本港昨日天氣酷熱,而陽光有利光化煙霧現象,令臭氧迅速形成,造成空氣污染。全港16個一般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10或10+的甚高至嚴重水平;而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的路邊監測站,同樣錄得嚴重水平。
天文台的酷熱天氣警告自本月7日清晨發出以來,截至昨晚11時,已持續超過64小時。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外,有市民大嘆街道上瀰漫廢氣,呼吸不暢,唯有走入各大商場「嘆冷氣」消暑。維港兩岸接連兩日被煙霞籠罩,能見度低,遠望對岸如罩薄紗。
30歲行山女中暑昏迷
中環新海濱的「中環夏誌」正舉行「放空市集」,在烈日暴曬下,檔攤雖有帳篷遮擋,但不少檔主都在額頭貼上散熱貼幫助散熱,凍飲、雪條雪糕在場內熱賣。
兩名行山人士則懷疑中暑,其中一名30歲女子昨午與丈夫在西貢行山時感到不適,由直升機送院治理時昏迷;另一名38歲外籍男子於昨日上午11時許,在香港徑行山時感到頭暈不適,送院時清醒。長者安居協會表示,昨日截至晚上九時,有1678人使用平安鐘等求助服務,主要原因包括暈眩及痛症,其中98人需送院治療。
受「尼伯特」相關的雨帶影響,廣東東部昨晚有雷雨。天文台在昨傍晚6時45分發出雷暴警告,並在晚上九時至十時在香港境內錄得2967次閃電。而晚上9時45分,本港天文台分別在馬鞍山、打鼓嶺、屯門等地區,錄得一小時雨量達10毫米以上,並於晚上9時5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至11時許取消。
天文台表示,「尼伯特」已於福建泉州市附近登陸,昨晚8時集結在廈門以北約7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12公里,並在內陸續漸減弱。預測本港明日部分時間有陽光,天氣酷熱,氣溫介乎27至33℃。吹和緩西南風,風勢間中清勁,隨後兩三天驟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