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投行高層失卡被碌走22萬

時間:2016-06-09 03:15:14來源:大公網

  圖:油尖警區刑事警司鄭麗琪(中)呼籲市民提防扒竊,零售商戶亦應小心比對卡主與卡名有否可疑\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遊客必到、商店林立的尖沙咀近月有“盜卡黨”出沒。賊人趁市民或遊客不察“打荷包”盜去信用卡,短時間內刷卡購買電器或數碼產品,再到二手店變賣套現,有投資銀行高層今年初發現遺失信用卡,三小時已被“碌”去22萬元。警方發現,賊人共通點是先到便利店試卡,得手後到商店大手掃貨,而且故意表現不耐煩、藉機分散店員注意力,警方呼籲市民及店員都要提高警覺。\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鄭麗琪表示,警區今年一至五月接獲96宗行使他人信用卡騙案,接近去年全年宗數,損失金額共270萬元,單宗損失10多元至20多萬元不等,而整個西九龍區盜用信用卡案件亦有顯著升幅(詳見附表)。過去五年油尖區的303個受害人當中,近半為年齡介乎20至39歲,反映不少是剛申請信用卡的大專生或初踏入工作的年輕人。

  有人一次過失十張卡

  鄭麗琪指出,受害者以本地人及遊客各佔約一半,通常於酒吧、餐廳、娛樂場所、人多擠迫的公共場所被扒竊銀包或卡片套。很多受害人未及時察覺及報失,有被偷卡後10至20分鐘內已被簽帳,有人一次過遺失十張信用卡,個別受害人更因怕忘記密碼,將密碼紙條收藏銀包內甚至貼在卡背,令賊人直接在櫃員機提走現金。

  30宗賊人便利店試卡

  損失最多的一宗發生於今年一月中。一名在本港任職投資銀行高層的55歲外籍男子,報稱懷疑在中環丟失銀包,有人以他的一張信用卡在油尖區三小時內被使用四至五次,購買總值22萬元的手提電話及電器等。

  鄭稱,今年一至五月就有30宗賊人選擇便利店為犯案地點,估計是因便利店就近,賊人先購買測試能否順利用卡,成功後迅即前往購買家電、數碼產品等,再到二手店變賣金錢。至於以往被捕賊人無普遍特徵,包括操普通話或廣東話中國籍人士、南亞裔人士,個別向熟人埋手的人士或扒竊集團成員。

  此外,賊人多不在意商品質素,大量購買同款物品,且表現心急“趕住走”,結帳時不斷催促店員令其不細比對簽名,即使大件貨品不要送貨,“五年保養期都話唔要”,拒絕留下個人資料,不留痕跡增警方偵查難度。油尖警區前日為15家銀行及連鎖店41名代表舉行研討會,呼籲提醒店員,應仔細比對卡主姓名與購物者種族或性別,如有懷疑應致電卡中心核實清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