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企業應做足調研避開風險\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時間:2018-06-25 03:15:25來源:大公網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各自公布500億美元的徵稅名單後,美國又變本加厲,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經本港的該兩大市場雙邊貿易額約450億美元(約3510億港元),貿發局料當中三分之一可能受影響,但因很多在內地港企生產的貨品,已直接由內地出口到美國,實際影響肯定不止於此,故特區政府應及早為可能出現的問題作準備。

  面對貿易戰危機,港府應早作準備,俗語有雲:「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特別是兩國公布徵稅清單後,應盡快透過商會等發出問卷,統計有多少港商受影響、受影響程度,及希望政府能提供什麼協助,當掌握了實際數據,才能推出有效的措施。同時,港府應成立由財政司司長為主席的跨部門小組,統籌指揮各部門,否則單靠一個局去處理,可能根本無法調度其他局級協助,最終無法提供最適切的支援。

  當然,企業更有責任做好本分,首先要了解本身的產品是否在徵稅之列,若不幸在清單之內,應立即與買家商討如何分擔關稅,並嘗試在東盟等地尋找可靠的外判商,需要之時將產品外判生產,以免受拖累。

  長遠而言,除美國徵稅威脅外,近年內地勞動成本不斷上漲,環保要求漸嚴及名目繁多的雜費,迫使更多港商到外國設廠,而中資在新興市場有不少基建整全的工業園可供選擇,港商可作考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