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左起為莎莎國際副主席郭羅桂珍、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首席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陸楷 大公報記者李潔儀攝
莎莎國際(00178)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表示,受惠港珠澳大橋及高鐵即將通車,有利帶動內地旅客訪港,集團看好下半年的零售市場。他透露,近月港澳同店銷售按年急升25%,又指計劃在大灣區開設四間店舖。/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莎莎國際公布,截至2018年3月底止財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為4.4億港元,按年上升34.7%,每股基本盈利14.6港仙。董事會建議末期股息每股11仙,另慶祝集團成立40周年,建議派發特別股息每股3.0港仙,可以股代息,全年股息合共每股17.5港仙。
派特息賀40周年
期內,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額按年增長6.2%,達80.18億元,港澳地區的零售及批發業務銷售額為62.7億元,上升7.9%。全年同店銷售增長3.9%,其中,下半財年同店銷售增長9.1%,扭轉上半財年同店銷售下跌2.1%的困局。
「不敢開期票,但今年首財季的(同店銷售)成績好,因此仍然看好下半年的銷售表現。」郭少明表示,截至4月至本月18日止,港澳同店銷售按年上升25%,又提到去年已續約店舖租金按年下跌10%,今年在港開設5至6間新店。
至於電商業務的發展,銷售額按年減少19.3%至3.83億元。郭少明解釋,主要由於會計準則改變,電商銷售額由以往落單開始計算,改為計算客人成功收貨才列為銷售額。
電商業務虧損收窄
他續說,去年已整合電商業務,虧損由6710萬元收窄至2830萬元。
「去年採取守勢,做一單(電商)蝕一單,今年好似踢世界杯咁,轉為進攻,採取守轉攻,做一單賺一單。」郭少明直言,難以預料電商業務何時可收支平衡,只形容「有客人就有希望」。
郭少明指出,計劃今年在大灣區開設四間店舖,已初步確定選址在東莞、珠海及江門,另在內地開設8至10間店舖。
莎莎股價昨先跌後升,午市前觸及5.25元全日低位,隨後持續收復失地,重上5.6元高位,收市報5.54元,逆市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