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電商讓農民走上致富路/大公報記者 盧冶

時間:2018-06-21 03:16:18來源:大公網

  「到了年貨銷售季,每天網店的銷售額都有一萬多元(人民幣,下同),換做以前連想都不敢想。」吉林農民郭玉豐開了家網店,產品涵蓋瓜子、豆包、玉米麵、大米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除了銷售自家農產品外,還幫助其他村民賣東西。「我們一起合作,把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後賣出去,網店每天都能接到四五十個訂單,現在北京的客戶比較多,我還在北京開了一間實體體驗店。」

  隨着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改變了過去的售賣模式。「年初,我們村成立了永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採用企業加農戶的運作模式,目前運營得很好。」吉林省榆樹市劉家鎮永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艷鳳表示,目前村裏生產的黑豬肉、散養小笨雞、自家種的乾菜等農產品已銷售一空,「最開始是利用人際關係的模式,後來發展成電商模式,我們請人做了一個電商公司,去年電商銷售了120萬元左右。」

  去年4月,吉林省政府宣布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合作,農村淘寶延邊中心倉正式開倉,與此同時,延邊農產品檢測中心資源也被引入農村淘寶,推動延邊大米走出去。

  吉林眾鑫綠色米業集團深耕吉林大米市場多年,電商下鄉讓董事長付瑜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付瑜表示,目前公司水稻種植面積2000公頃,年生產量7000噸,生產規模不小,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在保持線下市場的同時,公司正在實現傳統的團購及線下實體店銷售方式向線上銷售方式轉變,打破物流對銷售的限制。

  今年3月1日,吉林省商務廳與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在北京會議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北京商務委將協助吉林省推動京東集團成立吉林京東貿易公司,依託京東平台及線上線下資源優勢,拓展吉林省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規模,同時協助推進京東集團長春亞洲一號項目實施,構建智慧物流配送體系。

  其實更早之前,吉林省與京東就已互動頻仍。去年10月,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莫莫格蒙古族鄉卧卜村與京東長白山館、京東吉林扶貧館經過兩個月的溝通交流,最終達成合作,該村優質四粒紅花生亮相京東商城「雙十二」戰局。今年,該村還計劃與「兩館」開展新一輪合作,以發展「訂單農業」為目標,大力發展經濟作物,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之十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