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料,人民幣下半年在企穩基礎上雙向波動的預期更強/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調降351點至6.4586,貶至今年1月12日以來最低,降幅則創今年2月9日以來最大。在岸日盤收盤則反強,較上日升28點,收報6.4715元。分析認為,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仍延續,不排除人民幣仍會出現調整,但出現大幅下挫機會料不大。
周二(1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價已創逾五個月新低。美匯指數重上95,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較上日跌0.54%,在岸、離岸人民幣即時交易價仍在6.47附近徘徊。不過,在岸日盤在結匯需求有所上升下收復失地由跌轉升,當日成交金額也較上日升7%,至291.95億美元。
交易員稱,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仍延續,下半年境外上市企業付息以及外資企業利潤匯回等購匯需求,加上美匯仍在反彈進程中,不排除人民幣出現一輪調整。有中資行交易員估計,二季度壓力會較大,不過單方向長期做空人民幣的動力也不足,預計美元不會大幅上漲。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說,當前人民幣匯率預期基本穩定,外匯市場情緒保持平穩,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貶值,但有效匯率指數保持穩定甚至略有升值。
國際清算銀行最新的數據顯示,五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升0.74%至127.26,三個月來重回127關口上方,上月修正後為升0.37%。當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升1.16%至124.52,創28個月新高,上月修正後為升0.91%。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分析稱,一是目前監管偏緊且手段更加靈活,二是人民幣相對於新興市場貨幣是在升值,預計人民幣兌美元不會出現如2016年那樣的大幅度下跌,今年最低也會維持在6.6至6.7。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說,「目前外資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更多持正面看法,人民幣下半年在企穩基礎上雙向波動的預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