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央行行長易綱
「一行兩會」官員在2018金融街年會上就金融業監管及對內對外開放表態。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指出,當前央行和各監管部門對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的許多政策已落地,其他政策正有效有序地推進;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還有很大空間,但開放程度要與金融監管能力匹配。銀保監副主席黃洪認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標本兼治,優先處理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加強銀行和保險產品監管,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大公報記者 張聰(文、圖)
易綱稱,與新時代的經濟金融發展要求相比,中國金融業對外對內開放還有很大空間。他談到,截至去年末,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總資產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比重為1.3%,相對於2007年2.3%的佔比可以看出來,雖然外資銀行也在發展,但發展的速度要慢於整體銀行資產負債的發展速度,所以其比重是下降的。
非「一放了之」 堅持持牌經營
同時,現在境外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份額佔比只有1.8%,開放程度遠遠低於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不管用哪個水平來比較,中國開放程度都是比較低的。
他還表示,金融對內、對外開放,匯率形成機制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三件事要互相配合,共同的推進。
但易綱也強調,隨着金融開放,會出現跨市場、跨地域、跨國界的資本流動,且會產生很多的金融創新,提高金融的開放水平,必須要提高金融的監管能力。同時,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絕不意味「國門大開、一放了之」,在開放過程中,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依法金融監管,堅持持牌經營。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和消費者的保護,投資者要樹立收益自享、風險自擔的理念,要加強風險意識。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會上透露,A股已成功納入明晟指數(MSCI),證監會將繼續加大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力度。
證監: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
閻慶民還指,在堅持質量第一和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保持新股發行的常態化,優化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政策,推進新三板分層交易制度取得重要突破,積極發展、發揮交易所債券市場功能。
《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稱,銀保監會正在對全國範圍內的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抽查。
重點檢查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檢查各金融機構對銀監會4號文《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的落實情況;二是對影子銀行、交叉金融進行專項檢查,目前檢查還在進行中。
在推進銀行保險業風險防範工作方面,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會上表示,銀行保險業要標本兼治,治標就是要集中力量,優先處理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治本則是要在健全股權管理和公司治理等關鍵制度,加強銀行和保險產品監管,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有新突破。
銀保監現場抽查信託公司
黃洪昨日也表態,銀保監將堅定不移推進內地銀行保險業對外開放,確保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措施落地,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引進境外專業投資者,擴大外資機構業務經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