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廣深港「三大火爐」 政府須備戰高溫

時間:2018-05-30 03:15:45來源:大公網

  本港天氣持續酷熱,天文台已連續第十三日錄得三十三度以上高溫,五月份氣溫打破四十年紀錄,面對熱浪來襲,特區政府必須做好應對進一步持續高溫的各項準備。

  本港持續出現三十三度以上高溫,在全國範圍內亦屬罕見。過去內地有重慶、南京、武漢「三大火爐」之說,但昨日三地最高氣溫僅為二十五度、二十九度及二十八度,相反,本港及廣州、深圳則分別錄得三十四及三十五度高溫,居全國之首,看來「三大火爐」已經搬了家。

  高溫已經「難捱」,持續十多日的高溫就更加「惡頂」,眼前除了市民為熱浪所苦之外,在多個環節更已呈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亟須特區政府、市民及相關機構提高警覺,及時制定應對方案,否則,高溫之下事故意外頻生以至激化社會衝突,後果是難以逆料的。

  高溫之下一大危機是安全問題。連日酷熱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日以繼夜地開着冷氣機,否則無法休息和入睡,「劏房」戶如無冷氣,最少也電風扇長開。而個別舊式大廈、唐樓和廠廈的電線電箱安裝凌亂、缺乏監管維修,一旦「短路」,後果不堪設想。日前一屋邨就有住戶疑因電線「短路」引發火警,男戶主在睡夢中來不及逃生而被燒死。類似例子可說絕非偶然,市民特別是舊樓住客及「劏房」戶長時間使用冷氣機及電風扇時必須格外注意安全,消防當局在這段日子也要加緊巡查。

  高溫下另一隱患是市民健康與環境衛生;二者息息相關。高溫下,學童放學回家,一身大汗,涼冷氣、喝凍飲已是「指定動作」,如此易招感冒或腸胃不適;青少年戶外活動容易中暑,老人家及長期病患者在家也會「中招」,連日公立醫院門診及急症室求診者已見增加。另一方面,酷暑下蛇蟲鼠蟻也會四出活動,垃圾廚餘等易腐壞變臭,連日深水埗一帶後巷白天也可見鼠蹤。衛生部門高溫下必須嚴防流感、腸胃炎等傳染病出現,必須加派人手清洗街道及清理後巷垃圾,不可留下衛生「黑點」。

  持續酷熱不僅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對各項社會經濟活動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包括食物供應減少和物價上漲。連日高溫下,新界菜田的菜苗不是枯死就是失收,內地供港豬牛家禽在運輸途中需要不斷射水降溫,鮮活魚蝦及凍肉等冷藏品則要隨時監測以防溫度過高,運輸成本增加,欄商可能提高批發價,如此居民在抗高溫之餘還要捱貴餸,可說「熱上加熱」。

  另一方面,乾旱隨時伴隨高溫而至,而高溫下市民的用水量也會大增,據水務署公布,負責存儲東江水供應全港八成七用水量的萬宜水庫和船灣淡水湖,存水量仍維持在六成或以上,屬「健康水平」,目前並無「乾塘」之虞,但長久是否要增購東江水,則有待進一步觀察。高溫之下,特區政府必須做好一切相應準備,確保社會穩定和市民健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