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歷史就是要愛國\關\昭

時間:2018-05-25 03:15:38來源:大公網

  教育局昨日公布初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的課程修訂大綱,於二○二○年九月新學年開始實施。

  據教局公布:修訂課程大綱旨在強化兩個科目的學與教,透過加強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在課堂內(如小組協作學習)、課堂外(如實地考察)運用各種技能學習歷史,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教育局期望兩史的修訂課程能讓學生整全有系統地研習中外歷史文化,培養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單從上述表述看來,教局對中史科教學的目的和方向是清晰的、也是正確的。學生學歷史不是為了背朝代、更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從已經發生的歷史事實中了解自己國家民族的發展演變過程,認識其中興衰成敗的道理,從而培養家國情懷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爭取成為於國於民有用的人才。而古今中外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幾乎無一不是對歷史有濃厚興趣和深厚造詣的。

  事實是,學生學習歷史,重在通盤了解、掌握脈絡和前後對照、鑒古知今,對一些具體朝代、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有熟讀的必要,但不必強求一字不易的背誦。歷史是活的,學習也不應是刻板的。

  回歸以來,在教育體制和課程改革上走過一些彎路,取消中史獨立成科就是一大敗筆,可幸如今已端正過來,而且在內容上有所加強,包括納入香港本土史料成為中史科組成部分,有助學生認識香港從來就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建立「一國」觀念。而反對派一直在抨擊中史科教學和修訂,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要切斷香港和國家整體的歷史聯繫,讓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少年相信香港的存在和今天全靠英國人一手「賜予」,而不知船堅炮利、割地賠款的慘痛殖民史,這不是最大的「歷史顛倒」又是什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