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流動性退潮 金融資產料受壓

時間:2018-05-07 03:15:2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市場十分關注中美貿易戰的發展。李曉曦稱,發動貿易戰在美國,中國根本不願意去打,又指打不是目的,最終目標是尋求貿易平衡。他續稱,看不到中國會大規模出售美國國債,指除非美元全球結算貨幣位置被取代,否則在可見的未來,中國應會長期持有美元資產。

  「中國和美國外儲關係,事實上是一個共同體。因中國儲備是美元,大部分資產是美國國債。過去三十多年的情況就是美國人花錢,中國人及日本人儲錢。」正確來說,他指中國需持有儲備貨幣資產,而現在正好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由於中國不可能大量持有現金,故美國國債仍是長期配置所在。

  對於中美貿易戰,李曉曦認為,「現在的問題是全球找不到非常強的增長點,如池水不夠水的情況下,大家都搶水。短期來看,全球面臨增長問題,不光是美國和中國的問題。」

  李曉曦預期,今年整個金融市場環境不會太好,一來是經濟及地緣政治的爭端,對金融體系造成大刺激。另一方面,全球正退出量化寬鬆(QE),意味着流動性退潮,金融資產價格將受到抑制,所以整個金融環境與過去十年全球寬鬆流動性氾濫不同。

  「今年已看到資金較快地向美國回流,一方面利率在漲,另一方面美國減稅亦吸引資金回流美國。」他估計,到明後年資金回流美國將達高峰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