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互聯互通擴容及資管新規發布後的首個市場交易日,北上資金雖實現淨流入超4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A股先升後跌。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跌0.03%、0.18%、0.22%。分析認為,貿易戰仍未明朗,市場關注今明兩日中美談判的進展;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未如理想;對未來經濟預期仍存在憂慮,影響指數表現。但隨着股市前期的調整令A股估值更吸引、MSCI將正式納入A股,相信外資將持續流入,五月有望觸底反彈。\大公報記者 馮健坤
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本月起,從130億調整為520億元,昨日滬股通淨流入23.9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3.38億元,均約佔總額度的4.5%。滬深兩市昨日小幅高開,但午後在周期等權重板塊走弱拖累下震盪回落至微幅收跌。滬綜指、深成指、創業板最後分別收報3081.18、10342.85、1801.57點。兩市合計成交3851.8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4120.79億元縮量6.5%。
資管新規落地 股指高開
針對昨日股市表現,新時代證券分析師孫衛黨指出,昨天股市高開與資管新規公布有關,但大家感覺靴子落地,股市之後下跌。他認為,資管新規雖總體有所放鬆,但去槓桿等政策大方向未變,未來對信託帳戶的進一步規範可能還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孫衛黨續表示,上市公司年報基本上已完全公布,部分公司公布的業績低於預期,加上此前二線藍籌股普遍殺跌,投資者心態不穩,稍有利空即引發估壓。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稱,監管部門正式發布資管新規,這是資金供給面的大調整,市場因此受影響,特別是那些在2017年經歷持續上漲行情、股價已處高位的股票,昨日回調幅度較大。此外,美國代表團來華展開經貿磋商,而代表團核心成員也是鷹派人物,這對中國經濟也存在一定壓力,因此資金大多選擇防範風險。
展望五月份股市表現,券商普遍認為,經過四月份股市的調整,A股整體估值已有所回落,加上MSCI六月將納入A股,五月中旬將進入MSCI倒計時階段,將吸引外資逐步配置;對五月股市看法正面。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在五月投資策略中指出,滬市調整至2638點估值水平;外部環境七呈現穩中趨好態勢;經濟預期維持穩中趨緩態勢;六月MSCI納入A股預期推動北上資金繼續流入,在估值低位有一定托底作用;資管新規正式稿落地,體現平穩放風險基調;五月市場偏積極,主線依然在成長。
光大證券最新策略前瞻報告分析稱,五月中旬A股將進入MSCI倒計時階段,根據韓國股市加入MSCI的歷史,這對A股短期而言是個利好。從估值的角度看,目前主要股指的PE(市盈率)和PB(市帳率)均已落至40%甚至更低的分位,市場繼續深跌的可能性不大,五月有望觸底反彈。
券商看好軍工醫藥
陳果重點關注軍工、醫藥(創新藥生物科技等)、計算機、新能源(車)、半導體、傳媒等,維持戰略性看好創業板指數。但也注視流動性風險、經濟增速大幅下行、海外股市大幅下跌等不明朗因素對A股的影響。
光大證券建議,行業配置重點關注周期趨弱下的科創龍頭、加入MSCI倒計時下的消費白馬以及確定受益於金融開放的券商國家隊。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稱,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把握五月份結構性行情。今年重點推薦「新白馬股」,主要是科技龍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