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早前應邀到立法會出席午宴並發表講話,深刻闡述了立法會的功能與角色,肯定立法會是維護憲制秩序的重要力量,並提出三點殷切期望;同時明確指出「『愛國愛港、民主監督、理性務實、和衷共濟』應該也必將成為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文化的核心價值。」
筆者認為,自十九大後,香港開啟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全新篇章,立法會的功能角色和核心價值,必然與時俱進地由時代賦予新的內涵,並進一步深化。以香港社會利益與發展機會為最終依歸,維持健康的行政立法關係;尊重並守護香港特區憲制秩序下的立法會核心價值,既是主流社會的統一共識,更應成為全體立法會議員的職責和行為準繩。
王志民主任在立法會午餐會上的講話,從憲制層面,明確了立法會是依法維持香港憲制秩序、促進和監督特區政府施政、弘揚愛國愛港精神的重要政治力量。這一表述,實際上是再次針對回歸以來,立法會上部分「泛民」議員「逢中央必反」和不尊重國家基本制度的行為,進行正本清源,具有相當深刻的現實針對性和政治意義。一方面,伴隨着十九大的召開,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全新的機遇、藍圖和契機,全港社會緊抓機遇,「求發展、求穩定、求和諧」的主流民意空前高漲;但另一邊,仍有一部分立法會議員,利用建制框架和平台,不僅抗拒這股兩地融合大勢,甚至攻擊國家憲制制度和基本法。在此背景下,強調憲制秩序下立法會所必須遵從的制度原則,對推動立法會角色回歸「正軌」,糾正從政者的「一國兩制」認知偏差,確保新時代下「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都是十分必要且意義深遠的舉措,值得各界高度重視和認真領會解讀。
長期以來,對於香港立法會的文化核心價值,社會上眾說紛紜,爭論不休。然而,應該看到在「只論立場,不問對錯」和「逢中必反、為反而反、拒絕溝通」等非理性價值觀橫行下,催生出曠日持久的「拉布戰」和行政立法間的嚴重對立,對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和發展步調,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及重創。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本港政治格局的複雜性,以及「一國兩制」再教育及憲法普及的迫切性。
此次王志民主任在講話中,將立法會的文化核心價值概括為「愛國愛港民主監督 理性務實和衷共濟」,這一表述中,「愛國愛港」是核心所在,更是一切政治行為的大原則及大前提;「民主監督」是立法會監督和鞭策政府施政的必然工作職責;「理性務實 和衷共濟」則結合本地民意及香港所需,明確了立法會未來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繩。十六個字勾畫出的,正是新時代下立法會如何適應時代發展,更好地踐行自身職責,貢獻正面積極力量的「箴言秘笈」。
不論是近期各黨派立法會議員,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了解國情,探尋香港機遇,還是中聯辦與立法會之間有商有量的良性互動;相信令全社會欣喜的,正是這種大家一心為港,促和諧、謀發展、惠民生的誠意及所願付出的實際努力。在獅子山下同心同行,同舟共濟,追求的是一份「寫下不朽香江名句」的豪情壯志,也是「明艷紫荊風中爭勝」的美好期許。這是所有生與斯長於斯,奮鬥於斯的香港民眾,共同的夢想和心聲。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