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糧肉食料豬價續低位運行

時間:2018-03-29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中糧肉食首席財務官李雷、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江國金、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徐稼農、戰略部總經理兼聯席公司秘書張楠 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中糧肉食(01610)去年營業收入69.6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5.2%,但受到生豬價格下跌衝擊,純利倒退52.6%至4.52億元,每股基本盈利0.1157元,不派息。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江國金預期,今年內地豬價將持續「低價位運行」,將加強生豬養殖和品牌建設,通過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及產品組合優化,抵禦豬價影響。

  集團2017年度生豬出欄量222.6萬頭,按年增長30%,生鮮豬肉銷量亦升20.5%至17.2萬噸,品牌業務收入佔比由13.16%提升至15.58%,規模提升和生產成本管理一定程度抵銷了豬價下降的不利影響。

  集團戰略部總經理兼聯席公司秘書張楠介紹,在電商方面,通過與盒馬鮮生等生鮮品O2O(線上到線下)平台合作,帶動小包裝產品銷量於期內上升30%至40%,現正與每日優鮮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她續指,目前電商渠道利潤率高達20%,但由於冷鮮肉類產品保質期短、配送成本高,因此電商收入佔比仍非常細微。

  貿易戰影響輕微

  產能方面,集團正加速進行華北、華中工廠選址,江國金透露將於下季完成北京工廠選址,擬於年內落成投產。此外,集團進一步推進配套飼料廠建設,料飼料自供比例今年可達65%。

  期內,集團牛肉業務規模按年增長45.6%至8.15億元,江國金看好牛肉業務發展空間,並有意併購或投資海外肉牛養殖場。他表示,現時正值國內牛肉行業轉型期,不同於豬肉的全產業鏈發展策略,內地養牛成本高,故集團牛肉業務原料立足海外,通過「進口+加工」的工貿結合方式,拓展牛肉市場。

  張楠補充稱,目前牛肉佔集團進口業務43%,且採購成本較同業為低,加之去年試產的江蘇牛肉深加工工廠表現良好,目標今年牛肉業務錄得50%以上增長,待市場進一步擴張後會考慮布局海外。

  對於市場關心的中美貿易戰,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徐稼農指出,中國豬肉市場中進口份額僅4%,而進口豬肉中美國豬肉佔比不足25%,因此即便中方將對美國進口豬肉加徵關稅,對業務影響也非常輕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