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兩會結束,市場「維穩」行情告一段落。造成當前市場下跌的根本性原因在於,金融去槓桿帶來的A股市場存量博弈甚至減量博弈。同時,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未來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疊加「獨角獸」回歸造成的資金抽血效應,使得市場風聲鶴唳。在該種狀況下,配置哪些行業或者板塊,能夠最有效地應對市場風險呢?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條思路出發進行配置調整,以應對市場波動的風險:
一是配置具有估值安全邊際的銀行板塊,尤其是銀行當中PB顯著低於1的大型商業銀行。在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整體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銀行資產端的質量顯著提升、壞帳風險降低。當前銀行業的PB已經低於1,為0.97倍,處於前20%的歷史低位,安全邊際明顯。同時在市場大幅波動時,銀行股還兼有穩定市場之功效,防禦佳品。
二是配置受益於避險情緒的板塊。當前黃金本身具有避險需求和抗通脹效果。從全球市場風險來看,美國減少其貿易逆差的努力將減少海外美元的供應,使得美債需求減少,利率攀升,這將加大全球市場波動風險。從通脹趨勢來看,隨着貿易戰風險加大,全球貿易品的成本呈現上升趨勢,通脹風險加大。同時,伴隨着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原油價格保持持續上行態勢。整體上看,全球通脹進入上行周期。在這兩大背景下,黃金有望進入中期上行通道。食品飲料(非白酒類)板塊與公用事業板塊一直是市場的抗風險板塊。白酒板塊由於估值過高以及機構配置集中的原因,當前的避險價值下降。非白酒類的行業龍頭仍然具備業績增速穩健,市場持續擴大的特點,值得配置。公用事業當中業績持續穩定增長的細分行業龍頭也值得配置。
貿易戰利好本土農業股
其三,配置貿易戰受益板塊。從中美這次貿易戰的相互徵稅板塊來看,中國已經提高了對美國部分農產品的關稅,未來較大可能將進一步提高大飛機、電子元器件等行業的關稅稅率。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將受益於農產品關稅的提升。同時,美國的貿易限制,將促使中國將更多的精力用在發展自身的核心高技術產品上,以形成對美國產品的進口替代。國產大飛機、機器人、電子元器件、計算機核心部件等行業的優質龍頭標的將顯著受益。
其四,適當關注長期下跌、機構配置輕,行業存在業績反轉催化因素的板塊,如軍工板塊等。軍工行業值得長期關注。從過去兩年的漲幅比較來看,軍工行業基本處於所有行業漲幅的後10%。從機構配置上來看,軍工行業當前的配置比例為1.5%,已經連續兩年下降,機構呈現低配格局。
隨着軍隊人士布局的落定,軍費下撥將逐步落到實處。未來,若相關軍工企業訂單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軍工行業有望迎來「困境反轉」的行情。
總體來看,市場風險難以平抑的狀況下,應當防禦為主。從行業配置上來看,銀行、黃金、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非白酒)、公用事業等行業具有顯著的防禦配置價值,值得加大配置。具有進口替代趨勢的軍工、國產大飛機、機器人、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可以尋找優質龍頭標的,進行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