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金管局就虛擬銀行的發牌指引修訂諮詢公眾。圖為(左起)陳景宏、阮國恆、李偉文\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為促進虛擬銀行發展,金管局由即日起至3月15日期間,就《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簡稱發牌指引)修訂諮詢公眾意見。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表示,虛擬銀行的目標客戶以個人和中小型企業為主,金管局無意限制其業務範圍,存款、貸款也不設上限和下限,但不接受以「掠奪性定價」搶佔市場,以免影響銀行體系穩定,及損害公眾對銀行的信心。
股本或毋需遠超3億元
金管局早於2000年首次發出虛擬銀行發牌指引,近期因應最新發展作出更新或修訂,並就此諮詢公眾意見,諮詢期由即日起至3月15日止,預計於5月發出新指引。
阮國恆重申,撇除現有持牌銀行,現時有逾10家機構表示有興趣營辦虛擬銀行,估計目前仍在草擬業務計劃階段。
虛擬銀行是指透過互聯網或電子渠道營運的銀行,不設實體分行,故有助降低營運成本,理論上可將部分成本節省轉嫁予消費者,為客戶提供較高的存款利率和較低的貸款利率。阮國恆表示,沒有這方面的量化數據,又引述外國經驗,指部分小微企業較難獲取貸款,虛擬銀行的出現有助解決問題,形容是「有與無的分別」。
阮國恆續說,虛擬銀行主要從事小額業務,故傾向接受其股本「毋需大幅高於3億元」。虛擬銀行的目標客戶以零售層面為主,包括個人客戶和中小型企業。為推廣普及金融,虛擬銀行不應設立最低戶口結餘要求或徵收低戶口結餘收費。
需要加入存款保障計劃
在設立初期,無論虛擬銀行如何積極拓展市場,他說金管局不接受「掠奪性定價」,牌照申請人要提交「具體和可信」的業務計劃,在爭取合理的資產與股本回報之間取得平衡。至於何謂「掠奪性定價」,他說要視乎每宗個案而定。
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表示,虛擬銀行取得牌照之後,根據法例要求需要加入存款保障計劃,最高保障金額同為50萬元。
對於金管局積極促進虛擬銀行的發展,本港三家發鈔行表示支持,認為有助推動創新,令銀行業更富競爭力。中銀香港(02388)表示「將會積極研究在不同金融創新領域及發展虛擬銀行的可能性」,渣打香港亦說「會積極研究相關諮詢的內容」,滙豐銀行則說「將不斷投資、提升數碼服務的質素。」
中銀香港副總裁龔楊恩慈表示,發牌指引修訂有助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利用新科技提供創新、便利的普及金融服務,可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服務的滲透率。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相信虛擬銀行的引入,將令香港銀行業更富競爭力、更多元及更具彈性,又說「渣打會積極研究相關諮詢的內容。」
滙豐香港行政總裁施穎茵說,數碼科技不僅是銀行業的發展趨勢,亦是當前的發展重點,以虛擬銀行為例,可以推動創新,令業界更具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