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澳新銀行決定取消向海航集團出售汽車與機械設備融資業務UDC Finance
過去幾年頻頻在海外「掃貨」的海航集團,其併購計劃近期多次觸礁,不僅受到多國監管機構的審查,其資金流情況也備受市場質疑。消息透露,澳新銀行決定取消向海航集團出售UDC Finance,該行將重新評估關於UDC Finance未來的戰略選項。早於去年底,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OIO)以無法核實海航集團控制人為由,阻止海航集團收購澳新銀行旗下UDC Finance。
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去年初,為深入推進非核心資產剝離策略,簡化業務結構,提高資本效率,澳新銀行計劃以6.6億新西蘭元(約37億港元),向海航集團出售UDC Finance,交易預計去年下半年完成。該公司主要為汽車、機械和其他設備提供融資。
不過,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去年底駁回有關併購交易的申請,澳新銀行當時表示,除非海航能推翻有關決定,否則交易將不會進行。該行稱,若交易不再,將重估UDC Finance的去向,但強調以現時的資本情況,沒有必要立刻對UDC Finance採取行動。海航集團則表示,對澳新銀行有關決定感到失望。
2015年以來,海航集團已斥資逾500億美元用於併購,快速的併購令其負債急升。除了受到美國及其他各國監管機構對其交易的審查,近日更有消息指出,海航集團存在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未及時償付的情況,需要出售資產或取消交易。外電引述消息指出,海航集團計劃出售倫敦兩棟寫字樓,並將「蝕賣」。兩棟物業是海航集團在2015年共耗費約3.66億英鎊(約38.7億港元)購入。
面對市場對資金流動性的質疑,海航集團再次重申,與海內外各大銀行、金融機構一直處於友好合作狀態,得到海內外金融界廣泛支持。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集團總資產逾1.2萬億元,去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651億元,資產負債率59.54%。
傳流動性有明顯改善
專門關注新興市場的行業媒體REDD Intelligence日前引述消息表示,鑒於航空和酒店業務穩步上揚,海航集團自身資金的流動性在1月有明顯改善,來自內地監管機構的壓力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海航集團也正向香港投資者洽談融資。據消息人士指出,海航集團在去年底幾個項目的新一輪融資中,獲得了來自JP摩根、德銀、UBS、Credit Suisse等國際大銀行總計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境外融資。至此,海航集團現有信用額度為8000億人民幣,其中約3000億尚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