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朝核問題急劇降溫。中斷近兩年的朝韓板門店高級會談將於今天重啟,美國總統特朗普破天荒地釋出願與金正恩展開有條件對話的信號,並表示「百分百支持」朝韓對話,希望會談內容能「超出奧運會範疇」。朝鮮半島暫時告別一觸即發的軍事衝突,而能否就此走向持續和平,最終將取決於美對朝政策「底線」。
各方對美究竟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評價不一。從朝美互比「核按鈕」,到特朗普無美施壓力、就無朝韓對話的「搶功」,美在其中似乎只是順水推舟,送了朝韓雙方一個人情。但這只不過表象,從美韓特殊關係及雙方地位看,美的角色即便不是主導,但也絕非是無足輕重的「旁觀者」和「第三方」。儘管白宮仍然懷疑朝方誠意,指在朝作出棄核明確努力前,對朝韓間任何形式對話「不會當真」,但把此次對話視為一場「兒戲」,恐也不是華府的真實態度。
美對朝新政是否已成型?單從特朗普言行,的確難有結論。關於對話,特朗普從競選到上任都不止一次說過與金正恩會面,稱兩人可「一邊吃漢堡,一邊就朝核問題進行協商」,「對金正恩很生氣,但從來沒說不見面」。美國務卿蒂勒森更是多次放話要舉行美朝會談,包括無條件談判。關於戰爭,特朗普曾宣布「對朝的戰略忍耐時代已經結束」,與朝對話「是浪費時間」,「軍事干預選項」提到議事日程等等。在行動上,特朗普派出航母赴半島海域懾朝,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美到底是要「戰」,還是要「和」,似乎沒人能說得清。
但朝核對美威脅現實存在,特朗普不會視而不見。與奧巴馬「戰略忍耐」相比,特朗普對朝政策最鮮明的特點是「極限施壓+接觸」,即用盡一切手段向朝施壓,迫使其改弦易轍,實現雙方接觸,在不尋求「政權更迭」情況下,達致半島無核化目標。
特朗普對朝新政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美半島目標是無核化,而不是朝鮮政權。正如美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所言,「朝鮮半島徹底、永久、可驗證的無核化」是美所有紅線中「最不可侵犯的」,美「沒有中間立場,沒有妥協」;其二,「和平」解決朝核是美首要選項,同時不排除包括戰爭在內的其他「所有選項」;其三,「極限施壓」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逼迫平壤重返談判桌,美對與朝直接對話抱有期待;其四,美致力尋求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國支持,謀求盡快解決朝核問題。
當然,這些「底線」並非出自特朗普之口,是通過邏輯分析「摸」出來的,不知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實際。朝韓穩定對話能否開啟半島和平新局,特朗普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