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日前公布三項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新措施。包括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同胞可同享住房公積金待遇、在內地就讀可申請獎學金、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申報等。這是繼今年八月國務院港澳辦集中公布一批中央各部門出台的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之後,又一令港人融入國家的政策措施。同時,也是內地各相關機構對十九大報告要求「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的積極回應。
近些年來,不少港人到內地讀書、工作,利用國家的廣闊空間和大把機遇,將自身的事業與國家發展聯繫起來。隨着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在內地工作、學習、生活的港人不斷增多,據悉,定居內地的港人已達五十萬。他們對在內地享受更便利的工作生活條件的訴求日益強烈。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經過廣泛的調研,中央有關部門梳理出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近五十項。中央各部門會按照「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分步推進」的原則,先聚焦解決港澳同胞普遍關注、影響面較大的訴求。
最新三項措施意義深遠
習近平的多次公開講話成為加快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契機。今年7月1日,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在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他的演講專門講到:「中央有關部門還將積極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為香港同胞到廣闊的祖國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使大家能夠在服務國家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十月份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習近平更是強調,「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央的承諾擲地有聲,政策措施也不斷出台。
從最新推出的三項措施來看,包括在內地的學習條件、工作生活待遇和港人研究待遇等,其中每一項都意義深遠。回歸以來,國家一直鼓勵港人到內地高校學習,這些年每年有兩百多所高校來香港招生,其中超過一百所在香港免試招生。新出台的在內地就讀可申請獎學金政策,不但增加了港澳學生的獎學金名額,還大幅提高了獎學金獎勵標準,這將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學子進入內地高校並順利完成學業。住房公積金待遇更是點中香港社會的穴位。新政策令港人在內地居住購房更容易,減少後顧之憂,令他們在內地發展更安心。
此外,國家社科基金申報範圍包括重大專案、年度專案、青年專案、後期資助專案、中華學術外譯專案、西部專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等專案類別,涵蓋二十六個一級學科。開放國家社科基金申報,給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更大的研究資源。
這些政策表現了國家對港人、港生在權益上的關懷和重視,對於推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香港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推動「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如此機遇值得每一個港人珍惜和善用。
為兩地融合大開方便之門
香港是一個細小的經濟體,面積大約為全國的千分之一。幾十年來,隨着全球化分工,香港的不少產業外遷或者衰落,目前碩果僅存的主要是金融與服務業。為此,不少年輕人認為上升空間狹小,發展前景堪憂。
的確,只依靠香港有限的資源,很多經濟社會問題本地難以解決,青年向上流動也比較困難。但是,「觀念一變天地寬」。若放眼國家,中國國土面積全球排名前五,中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二,有最為齊備的工業體系和其他經濟形態,有廣闊的市場,青年只要學有所長,總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特別是改革開放令整個中華大地生機綻放,活力處處,提供着大量機會。
與此同時,回歸後,國家為香港融入祖國大開方便之門,不斷出台政策鼓勵青年北上讀書與工作,希望通過國家的資源幫到香港青年。香港青年只要勇敢地踏過深圳河,迎接他的將是一個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巨大空間。
雖然由於「一國兩制」下內地與港澳實行不同的經濟社會制度,社會管理具體制度上的差異也會長期存在,因而港人在內地的待遇還有些不同。但有中央的支持,有國家政策的推動,港人國民身份待遇、港人在內地學習工作生活的便捷,都將會逐漸解決。青年融入國家,此其時也。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