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港工業意外連續九年下降,但傷亡一宗都嫌多!在飲食業界,今年上半年的工業意外,較去年同期微升2%,達2409宗,增幅最多的意外有「提舉或搬運物件時受傷」、「被手工具所傷」和「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有飲食業界人士向鄭晴說,業界人手一向緊張,如有員工受傷會再拉緊人手,所以公司特設職安健專員、又為員工添置防滑鞋等,成功令公司工傷宗數大減四成!
工業意外飲食業佔45.7%
鄭晴昨日在勞工處聯同職業安全健康局舉辦的「飲食業安全獎勵計劃」頒獎禮,見到勞工處數字顯示,去年全年工業意外共10883宗,飲食業意外佔最多,達45.7%!獲得安全表現獎的一粥麵業務總監伍伯勤說,若有工傷,員工工作會好辛苦,所以公司近年開始增添防滑鞋、防切手套等,新裝修的分店亦會擴闊廚房通道。
勞工處處長陳嘉信就說,雖然飲食業意外是各個行業中最多,幸好性質較其他行業輕微。但其他行業如建造業就較高危,2007年至今已發生逾二百宗工業身亡事故,工聯職安健協會昨日就舉行步行籌款,希望可以用善款為工傷人士和家庭提供「臨時雨」經濟援助。
筋骨勞損冀列職業病
除了典型工業意外,打工仔女都要注意肌肉勞損!協會副主席蔡金華又向鄭晴說,本港打工仔出名工時長,無論是寫字樓文員還是搬運工人,與鄭晴一樣都要長時間重複同一個姿勢工作,呼籲各位老闆給予適當休息時間,更希望勞工處將筋骨勞損列為職業病,等員工可以獲得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