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財政部下周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首次不設零售認購
【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黃裕慶報道:財政部宣布,將於下周一(27日)面向機構投資者、國外中央銀行、地區貨幣管理當局在港發行70億元人民幣國債。財政部今年在港發債額度為140億元人民幣,而首批70億已於6月發行,即意味着今年國債不設零售部分。這是2009年財政部首次來港發債以來,首次不設零售認購部分。
人幣拆息飆金管局注66億
昨日本港人民幣同業拆息短息急升,其中隔夜拆息由日前的2.5755厘水平,急升至5.97968水平,為6月份以來高位。而一周、兩周及一個月人民幣同業拆息,亦由3厘多水平急升至4厘多。但六個月及一年等長息亦僅輕微上升。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留意到昨日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緊張,相信是與美國假期有關,但指拆借市場整體運作有序。金管局透過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加上一級流動性提供行的配合,向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金管局指,會繼續密切監察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情況。
金管局昨日根據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一度向銀行提供高達66.5億元人民幣流動性資金,其後金額回落至36.5億元人民幣。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本港人民幣同業拆息抽高,相信與內地持續去槓桿及年結將至有關。他認為,本港人民幣同業拆息年底前料繼續偏高,但不會出現今年初逾百厘的水平。他指,今年年初及年中拆息抽升,均是由於人民幣匯價的關係,年初是人行為阻止人民幣跌穿7算,年中則是令人民幣匯價轉勢。由於現時人民幣匯價已穩定下來,已沒有有關因素影響,拆息主要受內地流動性影響。他預期,隔夜拆息或升至10厘水平,但不認為會再高,而明年內地下調存款準備金後,流動性將有所紓緩。
業界料發債利率偏高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內地資金趨緊,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帶來溢出效應,因此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急速上升至6月份以來高位。她指,內地資金趨緊的原因包括兩個,一是臨近年末資金需求上升;二是十九大之後,「防範金融風險」成為未來政策重點,市場擔憂金融監管升級。她預期,年底之前,內地資金抽緊可能繼續為境外市場帶來溢出效應。若離岸人民幣資金緊張,不排除銀行調高人民幣存款利率,以吸納資金。國債方面,她估計,由於境內外人民幣資金趨緊,點心債流動性較差,且近期亞洲債券市場情緒低迷,這次財政部點心債的發行利率料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