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提出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杜絕「拉布」亂象,但反對派卻罔顧議會慣例,繞過議事規則委員會直接向大會提出修訂,目的是要搶位打尖,「拉布」阻礙修訂通過。
反對派機關算盡,但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已直接拒絕反對派議員搶先在大會提出修改議事規則,他指整個修訂過程需經由三部曲方式走完,即首先要交議事規則委員會研究,再將建議徵詢內務委員會,最終經立法會主席批准後提交由大會審議。梁君彥指,修改議事規則茲事體大,按照三部曲的方式處理最為穩妥。梁君彥的處理符合立法會慣例,也是維護議會程序正義、維護立法會形象的必要之舉。更重要的是,此舉反制了反對派的「拉布」策略,令他們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圖謀難以得逞。
毫無疑問,現時立法會最重要的戰場是議事規則修訂。「一地兩檢」決議案不是不重要,但距離具體立法還有一段時間。而修改議事規則卻是時不待人。反對派的目的是將修訂拖到明年三月補選之後。而現在建制派能夠修訂議事規則,主要原因是六名反對派「自作孽」失去議席,讓建制派在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席上首次佔據大多數,才有了千載難逢的修訂機會。如果不能趕及在明年三月完成修例工作,補選結果難料,屆時只會夜長夢多。所以,議事規則修訂是目前建制派最首要的戰役,也是糾正立法會亂象的關鍵一戰。
「拉布」變成反政府武器
近期,反對派阻止建制派修訂議事規則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罔顧議事慣例和程序正義,打倒昨日的我,企圖搶先「卡位」阻止建制派修例。而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日前舉行閉門會議,多名非委員的反對派議員,竟然猶如「爛仔」一般硬闖會議,要求讓其與會,導致現場一片混亂。反對派漠視議事秩序和議會尊嚴的行徑,令立法會的形象再次蒙羞,也說明他們已是狗急跳牆。
反對派的極端反應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建制派果斷出手修改議事規則,擊中了他們的要害,正是打蛇打七寸,修例拔獠牙。反對派最大的武器,其實就是以少數議員「拉布」癱瘓議會,作為政治勒索的工具。動輒以無聊的修正案、冗長的發言、無間斷的點人數來拖延以至製造流會,浪費大量公帑時間,也令議會長期陷入空轉,各項關係經濟民生的政策及撥款大受影響。近年反對派各政黨更染上「瘋狂『拉布』毒」,以往的「拉布」還可說是為了政治談判,但近年的「拉布」已經是沒有理由、不講道理,一味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樣,「拉布」已經不是政治談判的籌碼,而成為反對派用來打擊政府的大殺傷力武器,廣大市民無辜成為其瘋狂「拉布」的受害者。
「拉布」制度在不少國家的議會都不鮮見,也是一些少數派用來作為政治談判的工具。但在香港,「拉布」已經成為反對派反政府的武器,成為窒礙香港發展的最大絆腳石。因此,修例禁「拉布」,關係到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現在不做,將來要再禁就十分困難了。
從根本改變香港政治生態
雖然反對派正全力反撲,但只要建制派團結一致,相信反對派亂不了大局。
第一,現在的立法會主席更加敢於用權、積極用權,敢對於反對派的無理行徑說不。就如反對派自以為高明,繞過議事規則委員會提出修訂,企圖打尖,結果被主席一錘定音發還議事規則委員審議,粉碎了反對派的「拉布」圖謀。只要大會主席及事務委員會主席能夠嚴格把關,反對派要鑽制度空子將極為困難。
第二,建制派擁有人數上的優勢,現在更在兩個組別都佔據大多數。但建制派過去由於不同的考慮,往往未有盡用人數的優勢,可能因為怕被外界指為「以多欺少」,變相讓反對派「以少劫多」。但禁「拉布」是建制派統一綱領,也符合議會及社會的利益。建制派更應該善用人數上的優勢,阻止反對派「拉布」,盡快將修訂付諸表決,如果還要和反對派講道理,只會延誤時機。
第三,建制派擁有民意優勢。民意要求禁止「拉布」是彰彰明甚,尤其是建制派的支持者。建制派有民意支持,大可以理直氣壯地推動修例,而不必理會反對派及其支持者的看法。他們要反對修訂肯定可搬出大量理由,但建制派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理應有底氣堅持己見,不用因為反對派的抗議和反對而退縮。
十九大報告開啟了國家的新時代,也為香港繪製了發展藍圖。要把握國家機遇,一個整天吵吵鬧鬧、「拉布」點人數的議會,不可能讓香港搭乘國家發展的列車,更遑論要解決香港各種社會深層次矛盾。因此,修改議事規則一戰,已經不是黨派之爭,而是關係香港前途之戰。禁止「拉布」,維護議會秩序,令反對派不能再以少數騎劫議會,令議會恢復議政議事功能,這是關鍵的一戰。只要成功,立法會的攻守之勢就可望逆轉,反對派將成無牙老虎,香港的政治生態也可望出現根本性的轉變。這一戰,絕對要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