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十九大報告揭示香港光明未來\章昭然

時間:2017-10-23 03:15:23來源:大公網

  十九大報告自公布後,引起香港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香港市民為國家踏入「新時代」而感到振奮,也為香港即將迎來光明未來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事實上,如此高的關注度,說明了一個事實,香港不再是國家大發展的「看客」,也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日前在解讀十九大報告時曾明確指出,香港要以更宏大的視野來連接國家與香港,緊緊抓住新時代契機,積極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香港各界應當認識到,「新時代」意味着與以往不同的發展,也意味着香港應當盡快調整自身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抓緊機遇,同心奮進,因應「國家所需」,貢獻「香港所長」,香港的未來必定更加光彩奪目。

  認清「一國兩制」的新定位

  十九大報告最少五次出現與「一國兩制」相關的論述,並在三個章節中明確提及港澳。更重要的是,對「一國兩制」作出了新的定位。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一國兩制」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表明香港在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後,「一國兩制」事業在執政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新的政治定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地位更為重要。

  對一些香港市民來說,或許不太容易理解「定位」的概念和「基本方略」的意涵。但實際上,「基本方略」代表了基本國策,而如何「定位」,則決定了重視的程度、支持的力度,以及未來的發展層次。十九大報告明顯是提升了對「一國兩制」的重視程度,這是對香港的極大支持。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必然無法準確把握住香港未來的方向。香港各界當前首要做的一點在於,必須改變過去的模糊認識,從學習理解十九大報告去理解中央的治港方針政策,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機遇到來之時不至於走彎路、走錯路。

  落實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

  十九大報告中有這麼一段重要的論述:「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要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團結帶領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進民主,維護社會穩定,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這段內容,喻示着中央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具體要求。

  如何理解這段話的精神?實際上,道理並不難,其核心就在於五個字「全面管治權」。有效落實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必要且迫切。維護「一國」,就要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尊重「兩制」,要以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為基礎。要牢牢把握「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中央授權和監督下的高度自治三個核心要素,全面落實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基本法權威、利用港澳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允許的。

  抓住「四個平台」的發展機遇

  當然,發展並不是光靠口號,十九大報告對如何支持港澳發展,給了清晰的方向。報告指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對此進一步指出,香港未來應按照報告所作出的重要指示,全面準確貫徹中央治港方針政策;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並應發揮好「四個平台」的重要作用。王志民的解讀,無疑是幫助香港各界進一步清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與目標,也為進一步凝聚人心、團結各界,給予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至於如何發揮「四個平台」作用,社會上已經有不同的討論。例如,「國家戰略的首要境外推進平台」,香港可作為許多具體項目的先試先行的平台;「全球創新要素集聚平台」,香港可積極促成國家與世界的科技廣泛合作;「對外交流的參與和傳播平台」,香港資訊高度自由流通以及人才聚集的優勢,作用顯著;「國家軟實力的提升和展示平台」,則更注重文化層面的推廣作用。若能朝着這四個平台發展,在國家大發展的巨大的「利好」中,香港必定能將自身競爭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而言之,十九大報告揭示了香港未來的光明前景,同時也給香港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清晰的路徑。當此之際,香港社會需及時調整自我,拓寬看問題的眼界,摒除長期困厄已久的政治頑疾,凝聚廣泛力量齊心協力聚焦發展。在十九大報告的「照耀」下,在「新時代」來臨之際,我們完全有信心,香港的未來必將綻放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