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住宅樓市自2010年11月起實施3D辣招及收緊按揭,迄今推行約近七年。樓市卻沒有因為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從價印花稅接連加辣而下跌,干預之下,反而升完再升,迭創歷史新高。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今年7月上任之後,不但沒有再加辣,並以有商有量的態度處理房屋策略,這兩個多月樓市反而平穩下來,不再飆升。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9月中,大約是160點,自新政府上任以來,樓價差不多原地踏步。其間,特區新政府並沒有在樓市再作加辣,只提出其他方法例如拆卸舊公屋以及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會就本港房屋政策作出詳細宣布。
在這兩個多月新政府的作風,筆者估計《施政報告》所提出的計劃會比較合理的。
在新政府未登場之前,筆者呼籲過政府最好不要對樓市加辣,因為加辣是搔不着癢處,不能對症下藥,繼續加辣對調控樓市起不到平抑樓價作用。自從2010年政府首次對住宅樓市實施辣招以來,當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88.24點,但前兩屆政府對樓市不斷加辣,藉以壓抑樓價。得出的結果是,去到2012年指數升至105.46點,升幅為19.51%。
樓價七年上升八成
之後,政府不停加辣,樓價繼續上揚,今年6月底指數升至160.05點,五年升幅51.76%。如果以2010年11月首次推出辣招計算,大約七年時間樓價指數的升幅高達81.38%。顯示辣招未能對症下藥。
使用辣招不僅沒有壓低樓價,反而令二手樓市交投嚴重萎縮,因為單是徵收最多達到20%的額外印花稅,促使許多二手樓業主為了避免付稅,寧願放棄賣樓,導致放盤量大減,買家變得無選擇。
現在新政府沒有向樓市加辣,並推出其他招數應對樓市,樓價反而處於平穩之局。如果政府有心幫助市民改善居住問題,除了控制樓價,如 促進二手樓成交轉活,也是值得深入考慮的問題。如果二手樓市交投改善,多個相關行業亦會相應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