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市場冀「快速支付」落實

時間:2017-09-27 03:15:4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不少人覺得內地電子支付發展成熟,香港已遠遠落後,經歷多年仍只有八達通。事實上,與內地電子錢包、流動支付市場由微信、支付寶完全壟斷不同,香港流動支付選擇眾多,在花多眼亂,而且沒有人擁有決定性領導地位下,反而使港人「唔知用邊個好」。

  金管局去年發出13牌照

  金管局去年八月才首次發出13個儲值支付工具(Stored value facilities, SVF)牌照,即俗稱的電子錢包,即使未計「純粹過數」的滙豐PayMe,目前市場主要競爭者仍有八達通開發的O! ePay、Tap & Go、TNG Wallet、WeChat Pay、支付寶HK等五間。若計及其他電子支付模式,如傳統網上購物的PayPal,近期新興的Android Pay、Apple Pay及Samsung Pay等,移動支付市場可謂百花齊放。

  目前來說,O! ePay已經與八達通整合,而且使用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可以直接為八達通增值,發展潛力不俗,惟仍跳不出八達通的框框,多用來與朋友夾錢食飯為主。Tap & Go則作為MasterCard流動預付產品,吸引了不少無法申請信用卡的人使用,再掛上Android Pay、Apple Pay等作網上支付,有一定客路,而TNG則似乎專攻跨境匯款市場,在港工作的外傭幾乎全靠此App匯款回國,亦殺出了一條血路。

  由於受監管所限,目前本港電子錢包入數、提款仍有較多限制,或要收取高額手續費,甚至要數日才成功轉帳,因此市場期待金管局盡快落實「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打通所有銀行帳戶及電子錢包,實現即時跨銀行支付轉帳,香港電子錢包才真正「有得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