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港督」彭定康,昨日繼續在港四出活動,同時繼續大放厥詞,而且越講越離譜、越講越起勁,簡直令人懷疑他是否以為時光倒流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香港,自己仍是活在「米」字旗下不可一世的「總督大人」?
事實是,如彭定康般,以一個「前朝」殖民地過氣官員「重返」舊地而肆無忌憚、誇誇其談的例子,並不多見。一般說來,老牌「英殖」帝國是頗講面子和體統的,作為已經逝去的「輝煌」,是會避免或少作舊地重遊,更不會一再到訪,而且次次都大放厥詞、還一次比一次荒謬的。
其實,肥彭之所以如此「飢不擇食」,正是此間反對派「大佬」李柱銘、陳方安生等人「不忘故主」和「火中取栗」、「最後掙扎」心態的反映。回歸以來,在他們心中,「一國兩制」、基本法一百個好,都不如「英皇制誥」、「皇室訓令」好;中央對港一百個承諾、一百個支持,都不及當年英國人的一點小恩小惠吃香。「回歸不如不回歸」、「中國人管香港不如英國人管」,是這些口稱自由民主人權而實質上最看不起中國人、也看不起自己的「高等華人」真正的「心裏話」。
在他們眼中,香港人最崇拜、最「信奉」的,不是遠在北京的中央,而是當日在港「食蛋撻」、抱小孩的彭定康,只要肥佬彭一來、一開腔,香港人便會樂了、「民主派」便「有救」了。但可惜,陳方安生、李柱銘之流是錯翻老黃曆了。不要說肥佬彭已經「又老又論盡」,講話已大失水準,說話內容已和他的「徒子徒孫」差不多,就是香港市民,也已早非昔日「吳下阿蒙」,肥彭來講什麼,也不過是「得啖笑」而已,難道「中聯辦」還會因為肥彭說了一句「不要干預」就不敢再開口?難道他說了一句「袁國強幼稚」,特區政府、律政司就不敢再依法治港?看來,肥佬彭還是「早走早着」,今後少再來香江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