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壽險新業務價值增六成
圖:中國太平去年總保費及保單費收入達一千一百四十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兩成
中國太平(00966)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倒退23.5%至23.7億元,每股基本盈利0.624元,不派中期股息。財務總監張若晗於記者會上表示,純利下跌主要由於消化了相當一部分的浮虧,以及對權益倉位及結構進行優化,令短期淨利潤受影響。他預期,有關因素已於上半年反映,料全年利潤會保持良好趨勢。/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期內,中國太平總保費及保單費收入達1140億元,同比增長21.4%;已賺取保費及保單費收入淨額1087.92億元,增加21.14%。集團總內含價值上升12.1%至1443.92億;而股東應佔每股總內含價值31.9元,增長11.8%。而集團壽險新業務價值表現強勁,大幅增長63.4%至81.15億元。
初步完成優化資產配置
國際會計準則9號及17號將先後實施,張若晗坦言,會對保險行業帶來重要影響,全行業均需不斷優化資產配置,而集團優化資產配置的初步戰略目標達成,於可見將來可滿足風險管控,但強調優化資產配置的動作需不斷進行。
截至2017年6月底,集團內投資資產規模4766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12.1%;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規模達3736億元,增長26.2%。淨投資收益增長18%至96.85億元,主要原因是較好應對了市場波動,穩固了收益基礎;總投資收益為83.6億元,下跌10.6%。年化投資收益率由去年上半年的4.69%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4.02%。
坦認缺乏投資人才
張若晗解釋,儘管該公司未能於投資市場小波浪中捕捉太多機會,但該公司重視長遠機會多於短期回報。他又指現時全行業均在調整資產配置階段,強調沒有一間已經調整到位。董事長王濱續稱,上半年加大對大型藍籌股的配置取得良好效果,但亦承認過去在股票投資中未有抓緊先機,認為缺乏投資相關人才,未來希望進行人員調整。
期內,人壽業務之經營溢利淨額為18.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3.9%,主要由於財務期權益類投資的已實現資本損失與減值的影響。在償二代口徑下,太平人壽的內含價值由去年底之920.49億元增加13.6%至1045.98億元。至於產險業務的經營溢利淨額為2.02億元,下跌41.5%,主要由於去年同期投資收益較高。太平財險的賠付率由去年同期的50.4%優化1.5個百分點至48.9%。費用率由去年同期的49.2%上升至49.9%,而綜合成本率為98.8%。